本报记者 陈翊
潮州-中山产业创新创意园坐落于我市高级技工学校之中,青灰色的屋顶、洁白的外墙,朴素又不失淡雅。中山对口帮扶潮州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中山(潮州)示范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梁枫,领着记者在园里走了一圈,兴致勃勃地介绍着园里“三个中心”、“两个基地”和“一个孵化器”。去年12月30日,是来自中山的帮扶干部们正式在潮州“安家”的日子。为了让大伙能尽快投入新的工作环境,梁枫提前一个星期就来到了潮州,当起了同事们的“排头兵”。
“刚过来的时候,创意园都建好了,我提前过来主要是提前熟悉环境,还有帮同事们购置办公用品,我们都很重视这次跟潮州的对口帮扶,希望一来就能投入工作,干出成绩。”梁枫笑着说,每个办公室里,大到桌椅文件柜,小到纸笔橡皮擦,都是他一手操办回来的“家当”。
“创意园就像我们的家,家事是不分大小的,‘做好’才是最重要的。”在中山的时候,梁枫是黄圃镇的副镇长,所思所想都着眼于整个镇的发展。来到潮州,主管创意园行政工作的他,更像一位“大管家”――对内承担着园里所有干部的后勤保障,对外则肩负着潮州中山两地政府、企业沟通协调的重担。在跟两地企业沟通接洽的过程中,梁枫强烈地感受到了企业对对口帮扶的重视与渴望。为促进两地企业的合作,他积极奔走,了解潮州当地企业的发展与特色。 (下转02版)
(紧接01版)最近,又有两家企业在他的“撮合”下,初步达成了合作的意向。“潮州当地有家企业是生产茶多酚的,生产技术很成熟,就是知名度还不够。”梁枫介绍说,他给这家企业介绍的“对象”,是中山一家从事保健品生产的知名企业,一方需要销售渠道,一方需要原材料和生产加工,双方对这次合作都很看好。
珠江桥潮式调味研发中心、3D激光手板及快速成型服务中心、潮州菜、潮绣、潮州木雕、麦秆画研究中心……梁枫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着这些入驻的单位。走到潮绣研发中心的时候,梁枫看着一副潮绣作品向记者说道:“有时下班了,我喜欢一个人到滨江长廊散散步,然后再走到牌坊街,看看那里的潮绣和木雕。” 梁枫很喜欢韩江畔的青山绿水,也喜欢广济桥的古色古香,而最喜爱的则是潮绣等带有浓厚人文气息和民俗色彩的民间工艺。他说自己工作之余也经常到潮绣研发中心走走看看,耳濡目染之下,自己俨然成了一名“潮绣理论大师”。有一回他陪客商到人民广场的工艺美术精品展展馆参观,客商一下就被制作精细的潮绣吸引住了。梁枫在一旁介绍着潮绣的刺绣传统技法和经过创新改良的表现形式,让对方听得津津有味。最后,客商还直接买了价值几万元的潮绣作品,说要带回家让家人开开眼界。这一番经历,让梁枫深深感受了到一名“新潮人”的归属感:“看到客商对我们潮州的工艺品这么感兴趣,而且自己还能这么直观地帮忙促进客商在潮州的消费,虽然几万元对整个城市来说不算什么,但心里就是觉得很高兴,很骄傲。”
转眼一年过去了,看着潮州-中山产业创新创意园从几栋空荡荡的建筑,到成为面向市场,为潮州、中山两地广大中小微企业抱团发展、做强做大提供服务的大平台,“管家”梁枫说大伙都有种“白手起家”的自豪感。“来潮州帮扶还剩下两年的时间,我目前最大的目标就是继续完善创意园的功能配套,形成一套完整的运作流程。”梁枫相信,经过两市的共同努力,创意园在以后更长的时间里,都将持续为他“第二故乡”潮州营造更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