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值登革热疫情高发季节,今年来,全省已报告有2000多例登革热病例,近日我市也已出现登革热疫情,为输入性病例。疫情发生后,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由卫计部门牵头,多部门联合,快速行动,采取群防群控策略,组织一系列应急处置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
一是迅速调查核实疫情,为病例的及时确诊和疫情的防控争取了先机。接医疗机构报告后,市卫计局迅速组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专家,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综合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确诊。二是迅速处理疫点。病例所在村、镇迅速组织人力,开展清除积水、灭蚊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三是由市爱卫会发出紧急通知,在全市范围内迅速组织开展以灭蚊行动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四是加强对医务人员登革热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思想警惕性和诊治水平。五是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增强群众预防登革热意识。六是各级疾控中心加强蚊媒密度监测、疫情分析和研判,提出具体应急防控建议。
专家提醒,登革热可防可治,市民不必恐慌。市民近期如果出现发热、头痛、骨痛等登革热类似症状时,特别是15天内到过登革热流行地区的人员,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传播登革热的“罪魁祸首”是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一般在居民家中花瓶、小鱼缸、托盘中的清水繁殖。作为市民,应如何预防登革热呢?最佳的方法就是灭蚊和清除积水,防止伊蚊孳生,避免被蚊子叮咬。如果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涂上蚊虫驱避药物。如房间没有空调设备,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使用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并按照包装上的说明使用适当的分量。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尽量避免用清水养殖植物,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将贮水容器、水井及贮水池加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