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从省道238进入普侨区路段,记者顿时眼前一亮:26米宽的普侨大道笔直又整洁,两边的路灯整齐又崭新,挂着鲜艳的中国结,与葱郁的树木相互映衬;从路边望去,水泥村道从普侨大道接入各个村庄,一道道四通八达的排灌渠在田地里延伸……“这个地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真好!”记者一行不禁发出感叹。
“水利做得好,大伙耕作都有饭吃!”
走在后寮村的机耕路上,感觉十分平坦、舒适。机耕路两旁是成片的农田,种植着一片片绿油油的蔬菜。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一道道从西坑水库引过来的宽2米、深1.8米的排灌渠,纷纷修到农民们的田地里、菜园里。83岁的村妇许良玉正在地里打理蔬菜,蔬菜绿油油的,长势很好。她告诉记者,自己种了两畦蔬菜,可以自己吃,还可摘一些送给孙子们。菜园旁边就是水渠,许奶奶一伸手就可以打水浇菜。“水利做得好,大伙耕作都有饭吃!”许良玉一边从渠里舀水一边对记者说。
据了解,去年,普侨区开挖了8.82公里的排灌渠,其中有5公里共6条从后寮村里经过。这6条修到田埂边的排灌渠极大方便了后寮村民的农业生产,让后寮人乐开了怀。老农们都说:“以前一到旱季,引水灌田就是个大难题,现在好了,6条排灌渠流进田里,方便多了!”
除了排灌渠,该区还配套修建了4条机耕路,总长约1000米。现在,村民们一出门脚下就是舒适的路。记者走访该村时,75岁的老人邓石玉正在散步,他激动地竖起大拇指对记者说:“村道通了,水利好了,对村民们出行、农事、休闲等等都大有好处。”老人家认为自己如果慢出生几十年该多好,他说:“我年纪大了,真羡慕年轻人,享不尽的好生活还在等着他们呢!”
“水、路通了,农民就有好日子过!”
走进北f村,漫山遍野的李花扑眼而来。北f村的水泥村道环绕着村庄,村道两旁便是该村近200亩的李树园,正月里,李花开得正旺,孕育着丰硕的果实。北f村民介绍说,每亩李树年产李子2000斤,整个村一年下来就能产近200吨李子,能为村民们换来一沓沓票子。
“但是,以前这里李子并不好卖,”65岁的村民钟庚寅告诉记者,“以前村里路不好走,把李子运出去要靠人来背,太麻烦。而且村里也没通水渠,果树不好种。”好在去年区大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北f村有了自己的水泥村道。据该村干部介绍,村道总长1.5公里,环村而建,旁边还有一条2米宽的排灌渠,随时为果园供水排水。如今,村民们不用愁李子难卖了,平坦的水泥路一直修到园子里,汽车也可以一直开进来,他们只要把李子往车上一装,就能卖个好价钱。“区里的陈伟国书记对农民十分关心!水通路通,都是区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现在农民种庄稼、种果树方便多了,觉得日子有奔头了!”钟庚寅喜形于色。
普侨区去年修建的排灌渠中有4条经过北f村,总长近10公里,并配套了1个引水渡槽、1个涵洞,把“琼浆玉液”输送到农作物身边,让它们“喝”个饱。“农民生活要靠水和路,”村民杨运全说,“水渠、道路修通了,农民就有好日子过!”
“农村是根本,固本强基社会才和谐!”
到北f村采访时,记者碰到冒着严寒在村里调研“三农”工作的区委书记陈伟国,区委委员、常务副主任许惠标一行。许惠标向记者介绍,普侨区去年出台了《关于坚持民生引领型发展建设幸福宜居新农村的工作意见》等文件,建立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农村老百姓的生产、生活难题,提高农民的幸福感。在交谈中,陈伟国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农村是根本,固本强基社会才和谐!”
去年,普侨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最引人注目的成果,便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投入1421.2万元,开挖疏浚排灌渠共8.82公里,衬砌渠道33.6公里,并修建配套建筑物66座和引水渡槽1座;此外,还修机耕路15.6公里。“项目建成后,惠及1.1万亩农田,预计年新增粮食产量将达56万公斤,年新增经济作物产量将达210万公斤,预计可为我区群众增加收入185万元。”区农办主任龚祥兴说。
普侨区中学综合楼及配套工程项目也是该区去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亮点之一。该项目总投资约448万元,已累计投入345万元,预计6月底前可全面竣工,交付使用。记者了解到,该工程目前已完成70%,建成3层综合楼1栋及配套校内道路,其中,综合楼建筑面积2803.2平方米,校道长128.7米、宽9.5米。据普侨区中学校长萧淑辉介绍,综合楼后续还将配备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实验室、图书室、计算机室等功能室。“届时,学校可招生832名,石牌、钱坑等地的学生也可到我校就读。” 萧淑辉兴奋地说。
在建的侨城公园也是备受普侨群众关注的焦点。记者走访该地时,9岁小男孩钟瑞锋贴近记者的耳朵,说出他心里的小秘密:“我经常梦见这里像仙境般美丽、好玩,到时候我要天天来这里玩耍!”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园规划占地41亩,计划投资1200万元,将在园内建设人工景观湖、老年人活动区、儿童娱乐区、青少年健身区、水上休闲区等,预计今年6月初即可竣工。建成后,侨城公园南依群众活动中心,西连银湖湾度假村,与全民健身广场连成一体、前后呼应,将成为普侨区的核心景观区。
普侨区去年还投入3500万元,对经过后寮村、乌犁村、北f村的主干线进行扩建,总长4公里。此外,还投资800万元修建村道8公里。

田埂边的排灌渠极大方便了村民的农业生产。杨小琪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