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市人大会议首场记者会 四部门回应民生热点问题

本报讯(记者刘婉萍 摄影报道)民生问题是政府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民政部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有什么措施?我市将如何推进保障房建设?如何解决汕头中心城区东区群众“看病难”?昨天下午,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第一场记者会,邀请市民政局、环保局、卫计局、房管局4个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就记者提出的一系列民生热点问题进行回应。记者了解到,今年将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民生年”,从底线民生的保障到大气污染的防治,各部门已做好充分准备,一系列新举措将惠及普罗大众。

  

  民政局:全力实施“五心工程”服务困难群众  

  在记者会上,市民政局局长陈镇坤表示,今年该局将全力实施“五心工程”。一是实施“温心工程”,竭诚为困难群体服务;二是实施“连心工程”,竭诚为优抚群体服务;三是实施“舒心工程”,竭诚为特殊群体服务;四是实施“称心工程”,竭诚为社区居民服务;五是实施“爱心工程”,提高民政公共服务水平。在底线民生保障方面,将争取进入全省前列。如从今年1月份起,集中供养的城镇“三无”人员可享受每人每月1000元的基本生活保障,社会散居的城镇“三无”人员可享受每人每月800元的基本生活保障,这在全省是率先实行。从今年开始,机构养育孤儿、社会散居孤儿的保障标准也将分别提高到1150元/月和700元/月。

  

  房管局:破解资金土地瓶颈推进保障房建设  

  市房管局副局长陈少群介绍,2007年—2013年我市累计投入保障房建设19多亿元。通过新建、收购改造、清理、租赁及帮建等形式累计筹建保障性住房17000多套,政府投资的保障房安置6000多套,解决了6000多户住房困难群众的居住问题。连续5年圆满完成省下达的任务。下来我市将根据汕头人多地少,财力有限的实际,着力破解资金和土地瓶颈,探索公租房共有产权的模式,探索农村集体用地建保障房的路子,探索利用公积金、商业银行贷款等资金建设保障房的办法,探索保障房商业设施和车位车库出售回笼资金的渠道。继续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推进房管、公安、民政、人社、税务、银行、证券等相关部门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促使保障房分配、运营、管理更加科学有序和可持续发展。

  

  卫计局:增加医疗资源缓解东区群众“看病难”  

  由于多种原因,我市中心城区东区医疗资源不足,特别是缺乏大型综合性医院,给东区群众看病就医带来不便。对此,市卫生计生局局长郑衍平表示,我市将按照群众对医疗服务的实际需求,合理配置全市医疗资源,优化医疗服务模式,并鼓励侨资和民营资本在全市区域卫生规划框架内举办非营利性医院,全面缓解我市群众“看病难”问题。目前,市政府常务会议已原则同意在东区规划建设汕头东方医院和汕头国瑞医院。其中,汕头东方医院第一期将规划建设成一家500张床位的民营三级综合医院,该院已经省卫生厅批准同意设置,并由汕头中心医院托管运营,目前该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中;汕头国瑞医院将规划建设成一家1600张床位的民营三级综合医院,并由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托管运营。

  

  环保局:2015年前实施机动车检测“工况法”  

  雾霾的频繁出现使大气污染防治成为了民众和媒体关注的重点。市环保局局长黄腾远介绍,去年以来我市通过积极推进“黄标车”限行、强化对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的管理、做好“黄标车”淘汰工作等措施,加强对机动车污染的防治。目前,我市环保检验合格标志发放率基本达到70%,部分公交车尾气净化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也已完成。下一步我市将推进机动车环保标志核发和执法检查工作,强化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同时通过依法淘汰、经济补偿、区域限行、强化监管等措施推动“黄标车”淘汰,为新车增长腾出环境容量。加快推进机动车尾气“工况法”检测工作,确保按要求2015年前全面实施机动车尾气检测“工况法”。

微信扫一扫关注华龙潮汕网,微信帐号:hlcsw_cc

来源:汕头都市报   责任编辑:李群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语电视剧:选!选!选

潮汕搞笑短剧:送上门的美女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