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孙欣欣、林琳)为期3天的“南澳一号与海上陶瓷之路”学术研讨会昨天结束,这是国内外学术界以“南澳一号”为主题的第一个专题学术研讨会。广东文物考古所水下考古队队长崔勇在会议上透露,“南澳一号”考古报告有望在明年出炉,届时将揭晓这艘明代古沉船的多个“谜底”,或将破解古代海上陶瓷之路、古代对外贸易的许多课题。
本次研讨会参会学者共60多人,分别来自广东、福建、云南、吉林、上海等省市的大学、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文博、图书馆等单位。其中,既有长期从事中外关系史研究、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的专家学者,有在考古、文博第一线辛勤工作的科研人员,也有地方学术机构的文史研究者。会议期间,大家打破行业界限,开展了活跃的学术讨论、合作与互动。
研究者们依据中外历史文献、“南澳一号”水下考古的阶段性报告,对南澳 及“南澳一号”开展了较为深入的个案研究。总结会上,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丘进指出,本次会议是国内外学术界以“南澳一号”为主题的第一个专题学术研讨会,为深入研究“南澳一号”及海上陶瓷之路,提供了重要的学术积累,也推动了中外关系史研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