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社区工作,千头万绪集一身

每逢台风雨季,社区工作人员都要对辖区各危房点进行巡查。 本报记者 刘婉萍 蔡晓丹 摄

居委会工作涉及民政、计生、卫生等,各项工作千头万绪。 本报记者 刘婉萍 蔡晓丹 摄

  在居委干部动员下,不少居民参与到社区保洁工作中。 黄泽春 摄

  现实生活中,过于繁重的行政事务,让本是居民自治组织的社区居委,很大程度上已成了各级部门的“腿”和“嘴”,导致一些社区居民产生这样的误解:居委就是计生员、卫生员、普查员……要么是来“收钱”的,要么是来“找事”的,从而给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和尴尬。社区里的那些事,温情中也透露着无奈、委屈与为难。

  居委干部渴望解困减负,更渴望着人们的理解与支持。  

  上门收卫生费——  

  吃了闭门羹

  遇讨价还价  

  目前,汕头各社区收取居民卫生费主要存在两种情况:有物业管理的小区,由物业管理公司按平方数收取物业管理费,其中包含卫生费;没有物业管理的住宅区,则由辖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上门收取卫生费。说起上门卫生费,许多居委会工作人员纷纷感叹:“收费难!”

  中心城区社区居委会大多按每户每年100元的标准收费卫生费,这100元的卫生费,一部分用于雇请保洁人员,一部分用于清运垃圾。在采访时,不少社区工作人员表示,收卫生费是一个“磨脚皮、磨嘴皮、磨耐性”的辛苦活。如果工作人员加班加点能将卫生费收齐,这份辛苦倒也值得,但在收费过程中,总有相当一部分住户不按时缴纳甚至以各种理由拒缴,而居委工作人员身份也常常遭到质疑,被居民认为是“骗子”。

  “白天居民要上班,工作人员只能趁晚上的时间上门收费,有时得跑好几趟才能找到人。”一名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上门收费时,有个别居民以“没有按时收垃圾”、“楼道不干净”等等为由,拒绝缴费;还有住户则抱着“别人不缴我也不缴”的态度,拖着不缴;有的租户则称 “已向房东或中介缴了卫生费”,但房东很难找,中介不认账,收费更困难。“一些拖着不缴卫生费的住户,等我们下次再上门收费时,开门一看到是居委来收卫生费,啪的一声就把门关上,我们再怎么敲门,都不予理睬。”该工作人员无奈地说。

  金厦街道月季社区目前常住人口有4000多人,总户数逾1000户。月季社区范主任介绍说,居委会一般是一次性收齐一年的卫生费,但实际上,该社区一次性缴纳全年卫生费的住户只占三四成。“收费过程常遭到居民‘讨价还价’。”范主任说,有的居民生活比较困难的,就希望社区能减免卫生费,有的居民则商量能否一次只缴三个月,一年分四次收费,有的甚至提出一个月缴一次,这也导致居委会工作人员几乎一年到头都在收卫生费。  

  动员危房户撤离——  

  一副热心肠

  遭遇冷面孔  

  对于市区东部一些居委会而言,由于辖区内几乎是新建的楼房,排查危房的工作基本可忽略不计,但在老市区,危房的排查、危房户的安置却是居委会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当雨季汛期到来时,确保社区居民的生命安全更成为居委会头等大事。

  金平区乌桥街道火车头居委会辖内有居民3000多人,危房近百套。每到台风雨季,社区的居委人总是提心吊胆,最怕年久失修的危房发生险情。因此,期间社区居委每天都需要安排人员值班,时时对辖区各危房点进行巡查。没有双休日,顾不上“小家”,但居委人说这些都不算苦,最苦的是动员危房户暂时撤离房子。

  “每次我们都会给危房户发放《危房撤离通知书》,动员他们撤离到子女或亲友家躲风避雨,实在没亲友可投靠的安排他们到街道的临时安置点或社区‘星光老年之家’暂避,以免发生危房倒塌导致人员伤员的事故,但一些危房户尤其是个别老人家怎么也不愿走,说如果砸死了自己负责。唉,我们心里那个急啊!可有什么办法呢?只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劝说,连说带求,总是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们劝离了危房。”火车头居委的杨主任说,现在一碰到刮风下雨,他心里的那根弦一下子就绷紧了,这么多年已成了“职业病”。  

  计生工作——  

  当“夹心饼干”

  滋味很难受  

  向广大社区居民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和法规,及时、准确地统计社区育龄人口和流动人口婚、孕、育及落实避孕节育措施的情况,做好计生统计资料档案管理工作,是每个社区居委会一项主要工作。这项工作的工作量很大,但许多居委人说,辛苦些没关系,最怕的是当“夹心饼干”。

  “我最烦的就是我并不想上环,可居委会老来催我去放环。我保证我不超生,可他们还这样没事找事,能给好脸色吗?”已生育一个小孩的张女士对居委会人员老上门感到十分烦心。

  生活中,跟张女士有同样想法的育龄妇女不少。然而,对居委会的计生人员来说,为育龄妇女建档造表、查环查孕等任务,也是他们的职责所在。为此,他们走脚皮、磨嘴皮,积极地上门劝说、动员育龄家庭落实放环、结扎等措施,由此也产生了一些摩擦与不愉快。一位计生人员告诉记者,有一次,她上门去找一名育龄妇女,每次去,要不吃了“闭门羹”,要不家里人就说她不在。“明明我看到她在家的,就是不愿意出来。”这位计生人员无奈地说。

  “有时候我们也很为难,居民不理解、不接受甩脸色也只能忍受,这心里头的委屈和难受,没干过居委会工作的人是很难明白的。”走访过中,记者听到不少这样的无奈叹息。不过,居委干部们也说,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他们在从事计生这份工作时,尽量做到少一点行政说教,多一些人文关怀,以此尽可能地来赢得居民的理解与支持。

  社区落实“创卫”——  

  出苦力还需

  自己掏腰包  

  汕头创建“园林城市”、“环保城市”、“文明城市”等等,每一项都离不开优美整洁的城市环境,因此每到“创卫”时节,基层的社区工作者也免不了忙碌起来,动员社区居民、企业、商铺一起投身到各种各样的卫生保洁活动中,清理卫生死角,美化自己的家园。

  “一旦有‘创卫’任务,经常是一大早,街道、居委的工作人员和保洁员就全线出动,扛着扫帚、拿着簸箕,到社区周边的大街小巷打扫卫生、清理垃圾、除‘牛皮癣’,往往一忙活就是几个小时甚至好几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居委会主任对记者说,社区里负责日常保洁、垃圾清运的人员工资,以及保洁车的正常维护,购买扫帚、铁锹、清洁桶等工具的费用,都是从居委会每月收取到的卫生费中支取。如今居民卫生费收取困难,每月用于保洁员的工资和保洁工具的开支已经捉襟见肘,一旦碰到突击性工作,要补偿保洁员的加班费、增买保洁工具等,总让他们非常为难。

  “居委自身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出苦力’也没有任何加班费用,常常忙碌了一上午连一瓶饮料、一个盒饭都没有,实在让人过意不去,有时我只好自掏腰包请大家吃个便当,毕竟大家出力流汗也特别辛苦。”居委会主任说。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刘婉萍 蔡晓丹

来源:汕头都市报   责任编辑:蔡英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买一送一

潮汕搞笑短剧:端咖啡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