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濠江拜神供品




   潮汕花样翻新的美食,与拜神供品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表示对神的崇敬、爱戴和酬谢,祭品除三牲(猪;鸡、鱼)或五牲(猪、鸡、鱼、鹅、鸭)外,还要加上各种斋菜、棵品、甜品、糖品、酒席等。

  潮汕民间的岁时节日俗称“时年八节”,其实连同各种“老爷节”,就有二三十个之多。由于每个时节祭拜对象不一样,供品也不尽相同。同时,这些活动也是在不同村庄,不同姓氏之间进行的,往往带有比赛性质。有的地方还因此兴起了“赛大猪”、“赛大鹅”、办撰席等比赛活动,使得潮汕美食,花样不断翻新,制作日趋精细,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潮汕美食文化。

  潮人在各个岁时节日的拜神供品,名目繁多,令人眼花缓乱。

  正月初一日,新正第一日,俗称“新正”、“新年”早晨先拜南辰、北斗、天公,以及家中所祭的神灵,再拜祖宗,祭品是:香腐、木耳、瓜碧、甜柚皮、桔饼、腐枝、甜圆、甜姜薯,柿饼等,还有除夕家中自制的斋菜,如芋丝酥、著薯丝酥、花生面酥、红萝卜丝酥等。

  正月初二日,拜祖宗。供品是鱼、猪肉、鸡、鹅、鸭等荤菜。

  正月初四日,老爷落地。各家各户备有红桃棵,取“开门红”的好兆头,还有一盘红糖、一盘大米以及大吉(潮州柑)、乌豆、灯芯、纸马等,作为迎神礼品。

  正月初五日,神落马,“老爷坐位”三牲、大吉、清茶、红棵等作为供品,给神接风。这一天,各商家开市,铺头写着“开张大吉”、“恭喜发财”等大红标语。为了新年开新运、发大财,生意人一般都要拜财神、地主爷、关爷公,供品是三牲或五牲、红棵等,祭拜后,再烹成盛撰,老板、伙记,一同享用。

  正月初七日,中午吃七样羹。主要是吃那些有象征意义的新鲜蔬菜,如大菜(芥菜),小孩吃后能健康成长,商家赚大钱;蒜菜(大蒜),吃后有钱“劝”,来年有积攒;白菜,吃后会白,这对那些追求皮肤白暂的小姐来说,是颇有吸引力的;厚合(即牛皮菜),吃后有“六合”,人缘好;春菜吃后会“春”,会“寸进”、进步;芹菜,吃后会“勤”,勤家乐业,来年兴旺等等。过年荤菜吃多了,正月初七吃些素菜,这些绿色,保健食品,有利于身体健康。发间荤菜吃多了,正月初七吃些素菜,这些绿色、保健食品,有利于身体健康。民间还认为,吃七样羹,中午吃不完,晚餐可继续吃,但不能留在第二天吃,以免是年家庭遭鼠害。

  正月初九日“天公生”供品有寿桃、红塔糖、红棵、大吉、豆条、麻条、豆仿、明糖、束沙以及撰席。乡村中较有名望的有钱人,往往会收到大红请帖,主要是乡里主事人要他们掏口袋,捐款,作为公益事业之用.

  正月十五山,元霄节。拜“大公”、拜祖,供品有红棵、“梭罗包”、酵棵等。元霄节有吊喜灯、游灯笼、吃“元宵圆”的习俗。元霄夜,大办酒席,合家“围炉”,取团圆之意,俗称“小过年”,十分隆重。

  正月这一个月,各乡村还要择吉日游神赛会,即社日这一天,游各乡各里四个门头的老爷:如“三山国王”、“妈祖”、“注生娘”、“龙尾爷”、“城隍老爷”等,还要做“大戏”,热闹热闹,乡里拜全撰席,做各式美食,供奉老爷后,公开拍卖,据说能得到者算是幸运。拍卖得来的钱可以作为老爷宫的费用,或做公益事业。

  清明,前后三天,到祖宗的墓地去扫墓、拜坟,祭品有三性或五牲,碗酵棵、梭罗包、笑包、麦面等,也可以拜老爷、拜天公,供品是粕积棵等。二月十九日,娘生,祭光阴大师。供品有:斋菜、水果、鲜花、“大悲水”(盛在杯中的凉开水)等。这些供品都应是斋菜。

  三月二十三日,“妈生”,拜天后娘娘,也顺便服待、祭拜关公。烘品是寿桃、甜裸、鹅、面条,斋菜。祭拜后,炒面,吃甜渊、鹅肉。

  三月二十九日,伯公生,拜伯爷公。供品是红棵、酵棵、“笑包”、豆条、麻条、棵仿、明糖、三牲或五牲。

  四月初八日,佛祖生,佛寺、庵堂祭拜;家中设有佛坛的,在家中祖拜。

  五月初五日,俗称五月节或端午节。民间开展赛龙舟活动,做棕球、碱水肌碱水棕等祭拜。端午日,有的家庭也拜祖,拜地主爷。

  五月十三日,关爷生,传说是关公生日、关庙香火便十分旺盛。生意人也在这一天祖拜其商铺设的关爷坛。六月初六日,鬼仔节,鬼过桥日,鬼担西瓜,供品是西瓜、七块“桥排棵”(如洗衫仿状)、酵棵,“五棵五宴”、“豆目塔”,白桃棵以及桃、李、杏、杨桃等五种水果。

  六月十五日,五谷母生。祭拜谷神。家家户户做,一般做五种棵:粟穗棵(用米粉揉合花生、黑豆,做成长条,谷穗状)、“五身人仔”(亦称五谷主,红色,米粉做坯,包豆沙)、红桃棵、“尖担棵”(红色,米粉做坯,包豆沙),“篓棵”、五碗白米饭、五双筷子、三牲、菜饭等。

  七月初一日,开孤门,旧时善堂做善事,收集无人认领尸骨,并择吉普渡,“放水灯”。

  七月初七日,乞巧节,也叫公婆母生。家中有十五岁以下小孩的,要供“公婆母”(花公花妈)。香炉一般放在旧式红眠床的“蜘蛛顶”上。祭拜供品是:桃棵、“三角楼棵”“石榴棵”等红棵,以及三牲、甜圆、大米饭等。等到小孩十五岁时,就谢去,撤掉。

  揭阳民间,15岁的小孩在七月初七日“出花园”(即成人节)。15岁的小孩,这一天要着新衣,穿红木履,咬鸡头(先从咬鸡头开始,吃一只鸡,但一般都吃不完,但咬鸡头是必须做的程序)。同时还做红桃棵、棵仔(也称条,即沙河粉,旧时民间用长方形钢盘蒸熟后,迭成一叠叠,每一叠最上面的一张染成红色。一叠,民间叫一桥)。祭拜后,做成棵仔汤,赠邻居、亲朋,敬乡里老辈。

  同时,揭阳民间还把七月初七日当成“父母节”。这天,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备礼物,煮热气腾腾的甜猪脚、花生,提回娘家孝敬父母,以谢养育之恩。

  七月十五日,中元节,也称鬼节,施孤,请戏献演。有钱人家备棵品、面条、“面条塔”、大米、蕾薯、芋、“孤衣纸”等,祭孤鬼。这一天,也是施济孤贫的日子,慈善机构(如善堂)在这一天放米施贫。

  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拜月娘。供品有芋头、酥饺、油棵、月饼,腐乳饼,糕仔以及袖、红柿、香蕉等五种水果等。
八月十七日,孔子爷生。供品有大米、糖果、水果等。孔子被中国人尊为至圣先师,旧时潮汕民间私垫设有孔子爷坛,刚上学的学童要首先拜孔子爷,要赴考的学子也要祭拜。孔子爷生这一天祭拜活动更加隆重。

  九月初九日,重阳节。拜祖公,供品有:油麻团(俗称“狗粪团”,黑芝麻做的糖团,表面看来象狗粪)、红柿等。近几年,九九重阳节成为敬老的“老人节”。这一天,有关部门组织老人登山、郊游,九九重阳已成为老人健身活动的节日。

  十月十五日,五谷母生,也称下元节,祭拜谷神。供品是:菜棵、豆目棵、粟穗执杀猪宰鹅。

  冬至,又称冬节,团圆节。拜老爷,拜祖公。供品是甜圆等。清贫人家,如要省钱,也可在冬节谢神。旧时冬至过后,政府不再执“行刑刀”,不执行死刑了,等开春后再说。
十二月初一日,开始谢神。从这一日开始,各家各户择吉日谢神,供品有红棵、酵、大吉、清茶、甜圆、斋菜,杀猪宰鹅,五牲,拜地头老爷及众神、拜祖。

  十二月二十四日,神上天,众神上天汇报一年中人间一切,各家各户备棵品、大米、糖、大吉、纸马、灯芯等祭拜。其中,有一款点心,叫甜糯米磁(俗称“胶罗磁”,类似北方年糕),吃后粘□,专门供老爷吃,一来是甜品,吃得甜丝丝的,二来粘口,说话不清楚,不让老爷将人间事说得太白了,以免受惩罚而遭灾。

  十二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除夕,俗称过年。家家户户贴春联,拜老爷、拜祖,备红桃棵、乒乓棵、鼠壳棵、荷兰薯(马铃薯)棵、萝卜糕等丰盛棵品;全家团圆、围炉。旧时的潮汕,一年中大约有二三十个节,各家各户还有祖宗的“忌日”,各乡各里又有集体的祭拜,基本每月有二、三个祭拜节目。在那缺衣少食的旧年代,这些节日,是对人民生活的一种调节;但对贫苦人家来说,也是不堪重负的,他们平时节衣缩食,等到过节了,才买点肉,先敬神,后改善生活。但对富人来说,却又是另一种情况,他们大做棵点,大办酒席,互相攀比,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过节祭拜美食文化。

  综上所述,潮汕的岁时节日,专门制作当祭品的有:寿桃、桃棵、芋丝酥、荷兰薯棵、蕾薯丝酥、花生面酥、红萝卜丝酥、汤圆、甜棵、棕球、碱水棵、碱水棕、酵棵、碗酵棵,甜面包、肉包、梭罗包、桥排棵、粟穗棵、五身人仔、尖担、五棵五宴、豆目塔、篓棵、三角楼棵、石榴棵、月饼、腐乳饼、油棵、酥饺、糕仔、狗粪团、豆仿、棵椅、菜棵、豆目棵、糯米磁、乒乓棵、鼠壳棵、萝卜糕、香腐、腐枝、面条,棵仔等。除此之外,还有三牲、五牲,以至全撰席。所以,潮汕拜神供品实际上涉及的不止是小食,还有其它很多种食品,以至整桌潮州筵席。

  潮汕民间的拜神供品美食,是人们在长期祭拜神明的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色样达几十种之多。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的进步,破除迷信,崇尚科学,已成为时代新风,有的时节已消亡,有的时节在演变,有的则赋予时代新内容。有鉴于此,潮汕供品美食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它已由敬神供品,变为供人亨用的美食,并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潮汕美食文化。有的经过名师法制,演变、制作成多种潮汕名美食。
潮人祭拜神明供品,实际是人的食品。祭拜者实际上也是根据家人的喜好来安排供品的。有的经过家庭主妇的烹调制作,成为家人喜爱的主、副美食。如揭阳民间称为“棵仔”的供品,可以做成:棵条汤(切成条状),棵仔汤(切咸四方状),炒棵,卷(蒸熟后剩热卷成条状,蘸配料吃)等四种美食。
除此以外,供品经过民间巧妇的制作,可以演变成供人享用的名美食。如“棵仔”还可以演变、重新制作成:尖米丸、水棵、肠粉、炒糕棵、棵汁等。仅“棵仔”一款,就可制作演变成五种美食了。再者,供品中的桃棵,还可变换馅料,做成韭菜棵、南瓜棵、厚合棵、芋丝棵、竹笋棵等;如果用熟番薯揉合蕾薯粉作坯,就可做成薯粉韭菜棵、薯粉厚合渊,薯粉芋头棵、薯粉南瓜棵、薯粉笋棵等;用面粉发酵做坯,就可做成韭菜面棵、南瓜面棵、厚合面棵、竹笋面况芋头面棵等;用薯粉拌秋瓜煎成南瓜烙,拌钱葱煎成钱葱烙,拌南瓜煎成南瓜烙,拌芋丝煎成芋头烙,拌韭菜煎成韭菜烙等;如用上等薯粉作坯,用甜料作馅,就可做成甜绿豆沙水晶球、甜芋泥水晶球,甜南瓜水晶球;如变换咸料作馅,就可做成土豆水晶球、韭菜水晶球、芋泥水晶球、绿豆水晶球等;如用面粉揉合鸡蛋做坯,包猪肉碎末、竹笋、虾米、香菇等作馅,可做成“小米”。可见,供品桃经过演变、制作,便形成了菜棵、薯粉棵、面棵薯粉烙――甜水晶球――“小米”等七个系列,共28种之多。

  由此可见,现有的潮汕美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拜神的供品,有的则是拜神供品、棵品的演进、变化和加工制作。潮汕美食,是一个庞大的美食体系,与潮汕民间摊食文化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微信扫一扫关注华龙潮汕网,微信帐号:hlcsw_cc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二个臭姿娘(第二集)

潮汕故事剧:肥猪瘦猴(第一集)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