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揭阳市着力改善民营企业发展环境

  三江大地,潮头汹涌。谋求民营经济发展、追求科学发展的热潮方兴未艾,“打造粤东发展极,建设幸福新揭阳”的响亮鼓声振奋人心。

  在6月28日召开的全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绿平的讲话掷地有声:“要把民营经济作为揭阳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所在、最大希望所在和根本出路所在,全力推动民营企业千军万马发展起来!”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东表示:“揭阳发展的根基在民营经济,活力在民营经济,最大优势在民营经济,未来的发展还在民营经济。”

  在市委、市政府强有力主导下,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已成为全市上下共识。市金属企业联合会会长、广东宏和集团董事长吴克东说:“揭阳发展民营经济的生态环境正在不断改善,企业家们对民营经济的美好未来充满信心。”

  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我市民营经济面临巨大考验

  建市20年来,揭阳民营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单一到多样,逐步成为我市改革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去年底,民营经济占全市GDP的72%,今年来,这一比例上升到75%,比重位居全省第一;全市民营经济从业人员68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80%左右;此外,全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名牌产品,均主要分布在民营企业。可以说,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撑、科技创新的活力源泉、扩大就业的根本渠道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

  然而,近年来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主要体现在:世界经济复苏缓慢,欧债危机持续升温;国内经济社会转型压力加大,企业生产成本快速上涨。此外,我市民营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偏小、产业层次偏低、传统加工业比重较大、产品附加值较低、创新能力不足、企业经营管理粗放、缺乏人才支撑等劣势,还普遍受到土地、用工、资金、技术、市场等瓶颈的制约,企业可持续发展举步维艰。

  在经济加速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我市民营经济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市委、市政府及时、果断出手,主动充当民营企业“第一服务员”

  面对国内国际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市委、市政府准确研判我市民营经济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走势,及时、果断出手,主动充当民营企业“第一服务员”。

  去年以来,我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全力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去年底市第五次党代会正式提出扶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努力打造民营经济强市的目标,联合省经信委专门召开“省市联手推进民营经济发展暨揭阳中小企业座谈会”,邀请专家学者为我市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把脉开方。今年以来,我市着手打造产业聚集、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产业物流、人力资源保障、“走出去”服务六大平台,组织首期115名民营企业领军人物赴北大光华学院参加“榕江一期”高级管理研修班。6月28日,我市召开高规格的民营经济大会,正式出台《揭阳市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和《关于加强行业协会(商会)建设的意见》,抛出了“含金量”很高的扶持民营企业的十二条措施。

  5月23日,在民营企业家代表座谈会上,陈绿平书记说:“本人要当揭阳历史上对民营企业最支持的市委书记,当民营企业最贴心的市委书记,当揭阳民营企业的‘第一服务员’。”在全市民营经济大会上,陈绿平书记又强调指出,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服务的理念,为揭阳民营企业家提供全面、优质、高效的服务。

  市化工新材料协会会长李林楷对陈绿平书记充当民营企业“第一服务员”的务实作风深有感触,他说:“在民营企业家代表座谈会上,本人提出了《尽快在大南海规划设立市民营化工园》等建议和意见,都得到采纳和解决回复,市委、市政府如此高度重视民营企业意见,如此高效及时办理解决企业困难,使企业家们深受感动。”

  每年1亿元和3000亩地为民营企业解忧,转变行政职能向(商)协会放权

  融资难和用地难一直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在《揭阳市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的12条措施中,我市对此进行了制度性安排:今后每年将安排和多渠道争取1亿元以上专项资金,重点用于企业培训、科技创新、开拓市场、行业协会建设、奖励企业上市等方面;今后5年,市政府每年将安排3000亩以上用地指标,专项用于解决民营企业发展用地问题。

  在《关于加强行业协会(商会)建设的意见》中,我市提出推动、引导、扶持产业商协会创立、整合、升级的具体措施,赋予商协会权力与资源:加大向行业商协会转移职能的力度,并且费随事转,让行业商协会有效履职;加大向行业商协会采购公共服务的力度;将更多的资源配置交由行业商协会协助统筹安排,实现产业资源配置的公平公正及高效精准;畅通行业商协会与政府沟通路径,支持行业商协会监督评议政府。

  民营经济发展新的春天已经到来,转型升级指日可待

  在市委、市政府强有力的推动下,有利于民营企业大发展大繁荣的生态环境正在逐渐形成。

  环境大改善将促进信心大提升。广东环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方佳茂认为:“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一旦在揭阳形成,将使企业家迸发出投资揭阳的创富热情。”

  转型升级,该怎样“转”怎样“升”?纵观世界经济史,全球在不同时期所发生的经济危机中,无一例外都是依靠科技进步帮助走出困境。最近,市委、市政府决定与中科院开展全面深入的战略合作,力争使中科院的科技成果转化为揭阳民营企业的技术优势,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我市民营经济大发展的内生动力。

  市高新技术企业协会会长林小茁表示,将积极发挥协会的统筹与协调作用,引导我市民营企业走科技创新之路,实现转型升级的宏伟目标。

  (编辑:蔡晓惠)

来源:不详   责任编辑:Jy0663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吃狗屎

潮汕爆笑喜剧:抓鳖-2011贺岁片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