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母亲节,你用什么表达爱?

母亲的笑容

母亲,一个深情的词语。每当读到这个词语,我们总会联想起许许多多,比如操劳,比如持家,比如唠叨,比如慈爱……人们总是这样说,母亲是平凡而伟大的。从满头青丝到两鬓斑白,母亲用平凡的一生,演绎着伟大的母爱,默默为儿女付出人世间最纯粹的情感。正因如此,母亲的节日,显得尤为神圣。昨天是母亲节,记者分别走访了60后、70后、80后、90后的市民,看看生于不同年代的人,都用什么方式向母亲表达爱,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与读者一起沐浴温馨、体味亲情、学会感恩。

90后人物:方铎

拿出零花钱买个小礼物

方铎皇鞘星凰踔械娜昙堆K嫠呒钦撸谄绞保吐杪杈拖衽笥岩谎叵凳秩谇踔亮钌肀叩耐“羡慕嫉妒恨”。日常生活中遇到什么烦心事,铎欢蓟嵯蚵杪枨闼撸惺裁粗档酶咝说氖拢不岷吐杪枰黄鸱窒怼K瓜不逗吐杪栌当В不抖阍诼杪杌忱锶鼋浚概┛晌轿藁安凰怠⑶酌芪藜洹K淙挥惺焙蛩龃砹耸拢杪杌嵫侠鞯亟萄邓不岣杪瓒プ臁⒛直鹋ぃ睦锩靼祝杪杵涫刀际俏怂谩T诙淘莸“冷战”之后,她便主动向妈妈承认错误,两个人很快又“和好如初”。

母亲节这天,作为“新新一族”的“90后”,更加毫不吝惜爱的言语。铎痪醯茫苯悠松先ケП杪琛⑶浊茁杪瑁笊月杪杷稻“我爱你”,是最能逗妈妈开心的事儿。当然,铎换褂辛硪皇肿急浮T缭诩柑烨埃湍贸鲎约旱牧慊ㄇ绞纹返昃奶粞×艘豢钅芄淮钆渎杪璺⑿偷耐坊ǎ急杆透杪璧蹦盖捉诶裎铩K咕龆ㄔ谀盖捉诘碧欤资治杪璩醇父鲂〔恕“我今年17岁了,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给妈妈做过菜。这个母亲节,我要让妈妈尝尝我的手艺。”铎恍ψ潘怠

80后人物:谢幼芝

接妈妈到餐馆吃顿饭

“80后”一代,曾经与爸爸妈妈有着深深的代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结婚生子,他们亲身体会到为人父母的酸甜苦辣,也越发怜爱日渐年迈的双亲。不过,与“90后”相比,“80后”在表达对母亲的爱时,明显要含蓄得多。

生于1980年的谢幼芝,是一名医护人员。已经是母亲的她,平时工作比较忙碌,难得抽空回娘家看望父母。母亲节当天,老公跟她约好,要一起陪她的婆婆,因此,她特地提前一天回了趟娘家,接妈妈到外面的餐馆吃顿饭。“妈妈很节俭,平时想带她出来吃饭,她嫌破费,老是推脱不肯。这回,在爸爸的鼓励下,她总算答应了。”谢幼芝说,母亲年过半百,辛辛苦苦劳碌了几十年,却很少好好享受过生活,她就是想借母亲节这个机会,带母亲出来换换口味,吃一些平时没有吃过的菜肴,让老人家高兴高兴。

谢幼芝坦言,一直以来,自己与母亲很少交心,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是嘘寒问暖。对母亲的爱,藏在心里,说不出口,只能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其实我心里明白,妈妈对儿女什么都不图,唯一希望的,就是儿女能够时常陪伴左右。但是,就连这点小小心愿,妈妈也从不说出口。她知道儿女工作都忙,不想给我们多添麻烦。”谢幼芝对记者说,母亲节这一天,想方设法做点让妈妈高兴的事,与其说是庆祝,不如说是弥补,平时多尽孝心才是最重要的。

70后人物:朱小丽

为妈妈做一顿丰盛的晚餐

“70后”幼教工作者朱小丽这个周末刚好出差在外,但她在忙碌之余,不忘打电话给母亲,道一声“节日快乐”。错过了母亲节“正日”的她计划着,一回到潮州,马上就为妈妈补过这个节日。因为,同样身为母亲的她深知,这个节日有着特殊的意义。

朱小丽告诉记者,每年的母亲节,她都会回到娘家,陪伴妈妈一起度过。今年,她也早就想好怎么为妈妈庆祝节日,但很不巧,周六周日两天赶上出差。周一回潮州以后,她要带上女儿,亲自到市场买菜,到妈妈家亲自下厨,为妈妈做一顿丰盛的晚餐。“妈妈心疼儿女工作辛苦,平时我们回娘家吃饭,她总是不让我们帮忙料理,只让我们坐下看电视,等着开饭就好。”朱小丽笑着说,到了母亲节,就不许妈妈再操劳了,要让妈妈开开心心、舒舒服服地吃一顿饭,庆祝这个属于她的节日。“当然,我女儿也会帮忙,因为她也要给她的妈妈过节,要动手做点事,不能干坐着等吃。”

除了一家人轻轻松松共进晚餐,今年朱小丽还想拍一张全家福,作为对这一幸福时刻的留念。她说,“70后”的人,逐渐步入中年,事业趋于稳定。有了一定的人生经历,与父母的交流更加轻松,已经不存在所谓“代沟”。同时也打下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心里想的都是怎么让父母的晚年生活过得更好,报答他们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作为从事幼教事业的人,她还希望借母亲节这个机会,让自己的孩子感受亲情的可贵,教育下一代懂得感恩、懂得孝道。

60后人物:陈贤桂

最牵挂母亲的身体状况

今年48岁的陈贤桂,是一名司机。母亲节到了,他并没有打算做点特别的事情,来为老母亲庆祝节日。他说,“到了我这个年纪的人,对母亲的关爱,早已融入每一天的生活之中。”

谈到对母亲的爱,陈贤桂感触良深。“我们这一代人,都是苦过来的,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也能够深刻体会到,在那个年代,母亲养育我们这些儿女是多么艰辛。”他说,现在母亲已经80多岁高龄,而他自己也已年近五旬,人一年一岁,最牵挂的就是母亲的身体状况。老年人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病痛,每当母亲感到身体不适,自己嘴上虽然安慰她不要胡思乱想,但心里却比谁都担忧。人老了,总会有那么一天。尤其是父亲过世以后,感受到失去亲人的莫大痛苦,他更加珍惜与母亲相处的日子。

陈贤桂总是说,身为子女,不能等到特殊节日才有所表示,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关心自己的长辈亲人,工作再忙、再累,也要尽量多抽时间去陪陪父母。老人就是喜欢热闹,喜欢看到儿孙绕膝。别总是以为来日方长,等到失去了机会,才追悔莫及。

◆相关链接

母亲节起源

母亲节的传统起源于古希腊。在1月8日这一天,古希腊人向希腊众神之母瑞亚致敬。到古罗马时,这些活动的规模就更大,庆祝盛况往往持续三天之久。

17世纪中叶,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在这一天里,出门在外的年轻人将回到家中,给他们的母亲带上一些小礼物。

1876年,美国的安娜·查维斯夫人在礼拜堂讲授国殇纪念日课程时祈祷创立一个母亲节,纪念和赞扬美国与全世界的母亲。查维斯夫人72岁逝世时,41 岁的女儿安娜立志创立一个母亲节,来实现母亲多年前祈求的心愿。

1907年5月12日,安德烈卫理教堂应安娜之邀为母亲们举行一个礼拜仪式。隔年,此仪式在费城举行,反应热烈,终于获得维州州长的支持,并于1910年宣布在该州设立母亲节。

1914年,美国国会正式命名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并要求总统发布宣言,号召政府官员在公共建筑物上悬挂国旗。紧接着,威尔逊总统昭告全国公民也在自己的住宅上挂国旗,以表达对美国全体母亲的热爱和尊敬。此后,母亲节便在各国开展。

中国的母亲节,是在港澳台地区流行起来之后才进入大陆的。20世纪80年代,母亲节逐渐被中国内地的民众所接受。从1988年开始,中国南方的广州等一些城市开始举办母亲节的庆祝活动。20世纪末,母亲节这一节日在中国内地各地日益推广开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母亲节概念。在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中国人和全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们一道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谢。

 

来源:潮州日报   责任编辑:chaozhoure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故事剧:咸蒜头卖仔(第三集)

荒诞喜剧片:八仙闹潮汕(第二集)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