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乌桥八旬老人坚守竹器老行当

 

  本报讯(记者 纪金娜 摄影报道)说起竹器生意,许多老汕头人会想到乌桥头。在乌桥头北海旁路这条偏僻的小路上,有几家专卖竹器生意的店铺,店里店外削竹做工的师傅们几乎都年过半百。尽管老师傅们称做竹器生意赚不了多少钱,但他们却几十年如一日般坚守着这份老行当。

  近日,记者来到北海旁路,两边的路上横竖整齐地排放着大小不一的竹竿,大的有碗口粗,小的直径只有拇指大。在这条路上,有几家专做竹器生意的店铺,他们大多将竹竿堆在店门外竖起,也有放置河堤旁进行加工。不管在店内拼接竹梯,还是在路旁砍竹的师傅,他们大都两鬓斑白,年过半百。

  在北海旁路上卖竹的王伯,便是被许多熟知乌桥头竹器生意的老汕头人所认识。王伯今年已是88岁高龄,耄耋之年的他如今听力减退,但看上去身板硬朗,手脚灵活,天天坚守在河堤旁的小竹铺面里,埋头用砍刀加工竹器。小竹铺,正是老人的竹器小作坊,里面只有简单的一套功夫茶具,几把凳子,些许工具和竹竿、竹梯等,只要跟竹子有关的生意,老人家都做。制作竹器,似乎已成为老人家的一种生活中的习惯。

  而隔壁竹器铺60多岁的李师傅也与王伯一样,改不了制作竹器的老习惯。“我十几岁的时候,就在竹器厂上班,要说制作竹器的时间,那至少50年了!”李师傅坐在河堤旁的小凳子上,边加工竹器边告诉记者,乌桥头这些竹子基本都是梅州、福建等地运来加工,有批发也有零售,竹子大小不一,价格在几元到三四十元之间不等。如今,市民使用竹子没以前那么普遍,乌桥头的竹器生意自然也大不如前。李师傅回忆称,10多年前竹器生意好的时候,这路上每天几乎都可以见到几大卡车在这里装货。“现在年轻人都不干这活了,乌桥头做竹器的也基本上都是些老师傅。”李师傅坦言,现在卖竹器确实赚不了多少钱,他们天天在这里削竹子,大概也就是数十年来改不了的老习惯。

来源:汕头都市报   责任编辑:许少丽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故事剧:迷失的少女

潮汕爆笑喜剧:打电话-2011贺岁片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