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道中
杨万里
地平如掌树成行,
野有邮亭浦有梁。
旧日
潮州底处所?
如今风物冠南方。
这里的“
揭阳”是
潮汕地区的古称,是连接闽粤的必经之路。中原人到潮汕来,从古至!今几乎都受到韩愈“宣传”的影响,视为畏途c事实上,到宋代时就已经大有改观。这里杨万里看到的是:原来的“天荒”之地已经平整如手掌一般,“树成行”说明有…厂规划。沿途有了供给传递文书和旅客歇宿的馆舍邮亭:自水的地方建设了桥梁。韩愈那时的
潮州旧貌不见了,“如今风物冠南方”,是又对潮汕一真直适用的评价。我们要十分珍惜它。
五十多年后,南宋十的福建莆田,出了位与杨万里同样著名的诗人刘克庄(1187―1269)。他曾任广东提举、转运副使兼摄市舶使。由于工作需要,他经常奔波在潮州到惠州的路上,他便以此为题写丁一首诗:
潮惠道中
春深绝不见妍华,
极目黄茅际白沙。
几树半天红似染,
居人云是木棉花。
那时的海岸线大约就在现在的广汕公路一带。春天来临的时候,路边只有海边的白沙,和在沙丘上有一点黄茅草的小花。忽然,远处会出现一团火红的颜色,在单调背景的衬托下,益发显得鲜艳、耀眼,原来是一树树的木棉花。木棉树先开花,后长叶。诗人说它的红色像染的一样,不由得使人想起红色鲜血。所以广东人称其为“英雄花”,自古以来就代表了海洋文化中特有的斗争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