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黄泽春)在潮阳区贵屿镇镇政府门前,有一条名为内角带溪的小沟渠,这条沟渠长约数百米,常年散发恶臭,令附近的居民苦不堪言。然而,这种情形不日或大有改观。近来,每天天刚一亮,就有至少3部挖掘机和6辆斗车在镇政府门口来回穿梭。在沟渠靠近马路的一侧,每间隔100余米就有一部挖掘机正在紧张作业,“长臂”一伸,沟里的淤泥和垃圾就顺势而起;“长臂”一扭,污物就倾泻而下地倒在一旁的斗车之上;几分钟之后,满载污物的卡车便呼驰而去……
这样的景象,其实只是我市众多沟渠整治工作的一个缩影。自今年3月我市正式启动“百河千沟万渠”大整治行动以来,各区县纷纷抓住有利时机、迅速行动,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出台了“百河千沟万渠”大整治行动5年规划实施方案和2014年度计划实施方案,多渠道、多层次筹集资金,分点、分段、分片区落实整治任务,有效确保整治工作的顺利实施。特别是10月份以来,各地紧紧抓住秋冬春修水利的黄金季节,通过强化宣传、广泛发动,层层落实基层镇、村和各水利管养单位,对各自辖区内的主干渠系开展全面系统的清淤清障和浚深整治,迅速掀起大清障、大清淤、大疏浚的整治高潮,全力解决排洪治涝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记者昨天从市水务局获悉,截至上月20日,我市各地已投入资金约1.17亿元开展沟渠整治工作,占年度总任务的42.5%;累计清理各类河道17.097公里、溪沟77.467公里、排渠152.154公里,累计清淤量达112.35万立方米,整治效果相当明显。如潮南区峡山、司马浦、陈店等地过去逢雨必涝,今年通过整治,多次在24小时降雨量超100毫米的情况下,都没有发生内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