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黄泽春 摄影报道)自去年新一轮扶贫“双到”工作启动以来,市委、市政府把此列为“一把手工程”,各级党政和帮扶单位一把手亲自抓“双到”工作,目前已取得了初步成效。截止今年上半年,共筹措1.78亿元惠及48个村、2.8万人。
101个单位对口帮扶48个村
新一轮扶贫“双到”工作自去年6月开展以来,我市实行定点、定人、定责对口帮扶,选派101个市直和中央、省驻汕单位对口帮扶省定48个重点帮扶村。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逐户建档、信息管理,以点带面、整村推进”的思路,各帮扶单位工作组科学制定了三年帮扶规划和分年度帮扶计划,选准帮扶路子,力争通过产业扶贫、智力扶贫、金融扶贫等有效帮扶措施和村庄综合治理,达到产业布局合理、村容村貌明显改善、群众脱贫奔小康的效果。
筹措帮扶资金逾1.7亿元
近年来,我市发挥各方力量,多方筹措帮扶资金,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市扶贫“双到”工作已筹措帮扶资金1.78亿元,相关重点帮扶村平均每村372万元。由于帮扶措施得力,目前帮扶工作也已初见成效。
在潮南区红场镇苏林村,市农业局牵头市农科所、中国人保财险汕头市分公司等单位定点扶持该村建设。这些帮扶单位充分利用该村的山地条件,以建设茶园示范区为载体,发展特色茶叶产业,推行产业扶贫。目前已在该村建设茶园示范区150亩,带动广大农户发展茶叶生产。同时,投入约50万元建设年加工能力1500公斤茶叶的加工厂,加工生产无公害有机茶叶。在集中扶持苏林村发展特色茶叶产业中,至今已投入帮扶资金约200万元,并探索出“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经营形式,帮助该村集体和贫困户建立稳定增收的渠道。
农房改建圆农户“安居梦”
我市还按照农民自筹为主,政府补一点,银行贷一点,社会捐一点,帮扶单位助一点的办法,多渠道多形式筹集改房建房资金,通过农房改建来解决贫困村民“住房难”问题。去年我市便完成农房改造4072户,其中潮南区1725户,潮阳区2347户。按照每户低收入住房困难户补助2万元的标准,其中中央、省财政每户补贴1.5万元,市财政每户配套补助3000元,区县财政每户配套补助2000元。
在实施农房改建工程中,我市还结合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通过大力整治贫困村的村容村貌,改善群众居住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