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 郑于蓝 实习生 江亭亭 摄影报道) 近几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城的水果市场不再只有南北佳果竞相斗艳,来自海外的“洋”水果也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丰富着市民的舌尖味蕾。
虽说同样是水果,但与常见的“国货”相比,进口水果形态千奇百怪,名称另类新奇,不仅如此,这些“舶来品”还拥有“贵族”身价,交易不以斤两计,而是论个卖。
洋水果千奇百怪
不论斤卖论个卖
恐龙蛋、雪莲果、凯特芒、蛇皮果、嘎啦、释迦、文旦……看到这些名词,人们很难将其与水果联系起来,不过这的的确确是水果品种的名称。
在市区椰园一家主营水果的店面里,进口水果品种繁多,但由于叫法太过稀奇古怪,令前来选购的市民一头雾水。然而,对进口水果名称感到陌生的还不止消费者。“其实我也不知道这些水果叫什么名,都是去进货的时候才有所了解。”店主章女士告诉记者,店里原本只经营国产水果,后来引进了一些新奇的“洋”品种,没想到大受顾客欢迎。
除此之外,这些“洋”水果的身价不菲,国产水果论斤卖,进口水果则大多是论个卖。像国产的香蕉3块多一斤,而从菲律宾进口的香蕉一斤要7块左右;国产苹果是6、7元一斤,进口苹果则是7、8元一个;国产西瓜是2.5元每斤,进口西瓜则是20元一个。
“洋水果”PK“国产货”
营养价值差别不大
这些带有古怪名字的“洋水果”和国产水果有什么区别呢?记者选取了几个水果品种,从外观、口感、营养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在外观和口感上,进口水果与国产水果各有千秋。以橙子和樱桃为例,国产脐橙个头较小,果皮粗糙偏硬,但口感细腻,果肉咬下较为绵软,美国进口的新奇士橙则个头较大,果皮嫩滑,汁水丰富,口感爽脆,不过果肉纤维不及国产橙;而进口车厘子个大皮厚,口感酸甜,相比起来,国产车厘子则个小皮薄,口感偏清甜。
在营养价值上,我市营养师林小姐认为,水果的营养成分以维生素为主,另外还包括有机酸、有机矿物质等等,不同水果的营养成分有着较大差异,但进口水果并非营养成分就比国产水果高,相反,经过长途运输,水果中的水分和营养成分会大量流失。所以,吃水果要因人而异,尽量选食当季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