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讯(记者 邓丹丹 实习生 黄依琼)“大暑小暑,上蒸下煮。”近段时间炎热的天气已经让不少市民“吃不消”,然而,真正的“烤”验才刚刚开始!前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也是意味着进入了一年当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医生提醒市民,近期要特别注意预防中暑和感冒。
市民林伯有晨练的习惯,他喜欢一大早就到公园和“老伙伴”们打拳、散步,然后一直待到接近中午才回家吃午饭。昨天上午,林伯也和往常一样到公园晨练,过了一阵他开始感觉闷热难受,并且出现头晕症状,朋友赶紧将他送到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告知,因为林伯长时间在炎热的环境中运动,结果导致中暑。记者从市中医院了解到,近几天来,医院门诊接诊的中暑及感冒患者比以往增加了20%以上,其中老人和小孩较为常见。
市中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医师吴晓升介绍说,大暑处在三伏里的中伏阶段,是全年当中最热的阶段,人们也最容易中暑。通常两大类人易“中招”:其中一类就是喜欢长时间户外锻炼的老年人,特别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体质较弱者。建议市民锻炼时间最好安排在上午8点钟之前或者下午6点钟以后日晒不太强烈的时段。另一类人喜欢“躲”在室内叹空调,进出房间或汽车时,因不适应“忽冷忽热”的气温变化导致中暑。吴晓升建议说,近期市民可适当煮些清热祛暑的草药凉茶饮用,如莲叶、桑葚叶、菊花、蛇舌草、夏枯草、黑豆等;如果是体质偏寒的人吹空调易受凉,则可喝些姜汤;市民们还可以服用藿香正气水(丸)等中成药来防治中暑。此外,由于大暑阶段人容易“心火”旺,建议市民早睡早起并养成午睡习惯,日常饮食多吃些苦瓜等苦味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