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林彦恂 摄影报道)长期以来,私自在人行步道设置斜坡的行为破坏市政道路路面,更影响排水畅通。根据相关部门的初步摸查,中心城区25米以上主干道的步道私设斜坡超过2000处。从本月初开始,市城管局组织市城管执法局、市政处等相关部门联合行动,对中心城区一些商户擅自搭设的步道斜坡进行清除,还路于民,保障路面排水通畅(如图)。
昨天,记者走访衡山路、金新路、龙眼路等路段发现,步道私设斜坡的现象在汕头司空见惯。斜坡既有水泥灌注的,也有用木板、铁条打造而成的,材质可谓五花八门。大小不一的斜坡,看起来就像是贴在马路旁的“牛皮癣”。
为何步道上不可以加装斜坡呢?市政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市政道路与人行步道接壤处的路沿有一条“明沟”,在雨天排水时发挥了重要作用,私设斜坡虽然给商户带来方便,却阻碍了水流通畅,暴雨天气雨水无法及时排入下水道,加剧了路面积水。虽然有部分商户意识到这个问题,在砌造斜坡时加入水管导水,但年久淤塞没有清理,同样堵塞了排水。
记者采访获悉,此次清理行动中,市城管部门率先对衡山路中山路口至汕汾路东侧步道的私设斜坡进行“开刀”。截至目前,已清理50多处私设斜坡的行为。一场涉及2000多处步道私设斜坡的整治“持久战”序幕刚刚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