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垃圾上街分拣 路面一片狼藉

  海悦花园垃圾转运站被写上抗议字句。

  垃圾转运站配套不足,环卫工人只能在临时转运点收集压缩垃圾。

  金凤路桥上不时有随意倾倒的垃圾。.

  垃圾转运站缺乏,部分建成后还被迫停用,那产生的垃圾如何清运呢?答案是:直接上马路倾倒或分拣。近期,记者多天晚上走访发现,市区利安路、长平路、红领巾路、中山路等众多路段,都存在在马路清运、分拣垃圾的情况,其中老城区尤甚。马路被当成临时垃圾转运点,由此造成的路面二次污染问题十分严重。

  近日晚上8点多,记者巡城经过金凤路桥东墩段时,只见天桥下桥处堆放着一堆如山高的垃圾,里面既有白色塑料袋、菜叶等生活垃圾,也有边角布料等生产废料。记者大致数了一下,像这样的临时垃圾堆放点,整条金凤路桥至少有7、8处。

  当天晚上9时许,在长平路皮肤医院前,路段北侧被4、5辆满载着生活垃圾的三轮车占据。一位女士告诉记者,他们是附近道路和居民楼的保洁员,夜晚收集垃圾后,集中到这里分拣,挑选可以卖钱的厨余杂物补贴工资,剩下的再由旁边的垃圾转运车运走。借着昏暗的灯光,保洁员们打开袋装垃圾,翻找其中有回收价值的瓶瓶罐罐和厨余垃圾,袋子里的汤汁馊水顺势流了下来,滴滴答答的从车上流到马路上,在地面留下一滩滩污水渍。近来气温高,包裹在袋中的垃圾早就腐臭变味,现场散发着难闻的酸臭潲水味。

  对此,金平区环卫局相关负责人说,由于环卫设施未能够满足使用需求,特别是旧城区不得不在路边设立临时转运点进行垃圾转运作业。比如同益花园的垃圾转运站,由于居民反对停用,垃圾清运工作只能摆上小区旁的利安路上。虽然当街分拣垃圾形成二次污染,途经群众对此意见颇大,但保洁员除此别无他法,希望大家理解。他也道出了无奈的“真相”:在金平区,类似这样的乱倾倒垃圾或当街分拣垃圾的临时垃圾转运点有40余个,数量甚至比目前辖区范围内拥有的40个垃圾转运站还多。 

  本报记者 林彦恂 摄影报道

  回 应:

  市环卫部门——

  新区开发旧城改造须配套转运站

  市区垃圾转运站配套不够应有数量的一半,保洁员被迫只能当街清运、分拣垃圾,相信大家不禁要发问:为什么垃圾转运站不按照有关规定足额建设使用呢?

  市环卫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由于规划不完善、不落实,资金投入不足,建设用地难以落实,部分市民及单位的不理解和拒绝,是垃圾转运站数量少的部分原因。一些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单位受经济利益驱使,想方设法拖延、缓建或不建配套的环卫设施,或故意不按标准完善垃圾转运站功能、缩减垃圾转运站面积,甚至改变配套的垃圾转运站使用功能,也是造成垃圾运转站无法建成投入使用的主要原因。

  回想起之前在松园居住的那段弥漫臭味的经历,市民张女士记忆犹新。当时,她所住的居民楼楼下就是一个环卫垃圾转运站。刚入住时是冬天感觉不明显,转眼进入夏季,垃圾中的有机物腐臭后发出令人作呕的恶臭,如果风向刚好往她家吹,臭味更加浓烈,薰得人简直要窒息。楼下的环卫工和保洁员还不时大声聊天、吵闹,折腾得她夜不能寐,即使在炎热的夏天,张女士也只能门窗紧闭抵御异味,最后实在忍受不住,她只能搬到其它小区。

  张女士说,她明白环卫设施的设置要少数人服从多数人的利益和意见,但是作为难忍臭味的亲身体验者,她一直对垃圾转运站设在居民区的做法投反对票。她建议,在条件允许的话,可建在小区外围的绿地或空地,最大限度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我们将积极采取措施推进垃圾转运站建设配套。”市环卫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积极争取规划、国土、财政等部门支持,积极推广市、区、街道三级合作建设管理环卫设施的模式,完善垃圾转运站建设配套,提高设施建设标准。另外跟踪督促新区开发、旧城改造单位按规划要求配套建设垃圾转运站等环卫设施,并及时要求开发单位向环卫部门移交设施。同时,推动中心城区环卫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争取早日制定符合实际、布局合理、衔接顺畅、项目落实的环卫设施专项规划,实现我市环卫设施服务效能最大化目标,满足环卫作业和市民群众使用需要。   本报记者 林彦恂

来源:汕头都市报   责任编辑:林敏秦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故事剧:肥猪瘦猴(第二集)

潮语电视剧:选!选!选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