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海贝思”造成部分农作物受损严重。 本报记者 方淦明 摄
本报讯 (记者魏盼生)受台风“海贝思”低槽影响,昨天凌晨我市出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的强降雨,造成潮南雷岭等部分镇村受灾,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大暴雨发生后,市委书记陈茂辉、市长郑人豪第一时间作出批示,要求切实加强特大暴雨的防御,全力以赴做好受浸地区人员转移安置工作。截至记者发稿,我市受浸地区均未有人员伤亡情况报告。
记者昨晚从市三防办了解到,截至6月16日22时,台风“海贝思”已致使我市5个区(县)共29个镇(街道)受灾,受灾农作物17.28万亩,受灾人口30.938万人,转移人口1.611万人,倒塌房屋66间,直接经济总损失近6亿元(其中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0.7557亿元)。
受台风“海贝思”低槽影响,从6月15日8时至16日8时,全市出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强降雨过程,其中最大降雨在潮南区雷岭镇,24小时降水524毫米,达到200年一遇标准。特大暴雨使雷岭河水位急速上涨,雷岭镇12个村(居)严重受浸,其中较为严重的是茶园、双老、双新和鹅地,水浸最深处在茶园村。此外,潮阳区海门镇莲花村、新德2个村(居)严重受浸。
灾情发生后,潮阳区、潮南区主要领导坐镇指挥,镇、村干部全部到位,按照预案要求,从15日夜开始连续奋战,并利用铜锣和大喇叭,通知受浸村民及时转移,并紧急组织人员转移安置工作。潮南区、镇、村三级共组织应急救援队伍350多人,对受浸严重的12个村居人员进行紧急转移安置,落实15个安置点;潮南区消防大队官兵携带冲锋舟和橡皮艇于昨天上午7时抵达雷岭镇,投入救灾工作;潮南民兵应急分队第一批人员已经集结,奔赴雷岭镇。至目前,潮南区雷岭镇共转移群众1.3万多人,洪水已经消退,受灾群众正在清扫积水、消除灾痕。
昨天上午,受市委书记陈茂辉、市长郑人豪的委托,副市长、市三防指挥部总指挥李耿坚带领市水务、三防、交通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前往受浸严重的潮南区雷岭镇指导抗灾复产工作,察看受损的东新西洋桥和受浸最严重的茶园村,在茶园村安置点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并在雷岭镇召开会议。李耿坚对潮南区和雷岭镇在面对历史罕见的暴雨灾害时,迅速转移受灾群众,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表示肯定,要求潮南区继续确保群众安全,妥善安置受灾群众;要加强山塘水库等水利设施的巡查,落实责任,防止发生山体滑坡;要全力以赴组织抢修受损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继续加强汛期值班工作,全力以赴做好抗灾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