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憨厚的面孔、浅浅的笑容、聪慧的眼睛,这是汕头经济特区华建电子有限公司工会主席邱柳波给记者的初印象。在工会主席的岗位上,邱柳波书写着人生的辉煌。工会干部敬他,因为他身上有一股为了事业敢豁出命去的气概;职工群众拥戴他,因为他体贴关心职工,真心实意地依靠职工。说起作为一家外企的工会主席,动力是什么?“工会就是企业的大梁,我是员工的娘舅啊!”邱柳波道出了任工会主席20多年来的心声。
与企业同成长工会主席一当23年
华建电子有限公司矗立于汕头经济特区的发祥地龙湖。1991年4月,台湾企业和日商“东光株式会社”投资合作,华建电子有限公司踏上了汕头经济特区这方热土。20多年来,公司实现了不同程度的飞跃:从租用厂房2200平方米开始,到如今自建厂房54000平方米;注册资金从620万港元到现在10383万港元;员工更从当年的几百人,发展到现在多达7000多人。
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更离不开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在这其中,企业的工会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华建公司历届董事长、总经理都非常重视和支持工会工作,于1992年5月依法选举产生了工会委员会,邱柳波任工会主席。
工会建立后,先后成立了女职工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小组、劳动保障监督委员会等组织机构,积极协调劳资关系。邱柳波说,公司非常重视发挥工会的作用,通过组织学习宣传等形式,将企业文化融入到企业发展的各个领域、层面和环节。“企业员工努力,企业才能赚钱。因此,要尊重员工,回馈员工和社会。”工会主席,邱柳波一当就是23年。
多方提高职工“幸福指数”
企业工会工作头绪繁多,不仅有许多大事,还有很多小事和琐事。然而,对于一位职工或一个职工家庭而言,每一件所谓的“小事”和“琐事”却都可能是天大的难事。工会在邱柳波的带领下,积极为员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多方提高职工“幸福指数”。
在公司,“有困难找工会商量”已成为大家的惯性思维,因为“邱主席总能帮大家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
走马上任工会主席后,邱柳波推动组织建立了员工互助委员会,由员工每个月捐7元钱作为委员会资金来源,员工住院、结婚、生小孩等事项可视具体情况分别得到71元至5000元不等的互助费补助。2007年,他根据资金积累情况,由工会和互助会共同研究,将过去有员工发生重大疾病就发动全体员工开展捐款帮扶的做法,改为按照互助会每个月收入对符合条件的员工进行资助,这样资助额比过去提高了,资助标准也更为稳定。
38岁女员工李碧莲便是其中的受益者。2012年9月1日,李碧莲在家中突发性脑溢血,被紧急送至医院抢救。由于需先通过小手术和用药物稳定病情,再等待后续检查才能查出颅内出血原因并确定后续治疗方案,李碧莲必须在医院住院1个月以上。住院前期,李碧莲已经花掉了3万多元,无力再支付接下来的费用。得知情况后,邱柳波马上召集互助委员会开会,最终决定按照相关规定,一次性捐助李碧莲2万元用于后续治疗。
为进一步增强公司对员工的吸引力、凝聚力,激发员工增强责任、品质、创新、团队等意识,邱柳波组织员工开展技术创新劳动竞赛,开展“品质管理圈”等群众性技术改进活动,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公司倡导的“提案改善”活动,取得良好成效。近三年来,“提案改善”活动共收到提案2813件,评审通过2510件,为公司节省成本超过400万元。公司生产电子元器件“贴片电感”的COIL制造五股结合生产进行创新,在没有增加用人的情况下,生产量从4万/日提升到6.4万/日,生产效率在生产同类产品的工厂中具有较大优势。
“劳模”代表责任和义务
邱柳波多年的努力,让企业获得无数殊荣:1996年、2003年被广东省总工会授予“双爱双评”先进企业称号;2005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2008—2009年被授予广东省“工人先锋号”称号;公司工会多次获评市、区“先进职工之家”。他本人也分获2000年省总工会“优秀员工”、2009年省“劳动模范”、2007年市“劳动模范”等荣誉;今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荣誉带给邱柳波的并不是骄傲和满足,而是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劳模不是称号,而是我的梦想,更是我的动力。”邱柳波说,只要在工会工作的岗位上,就要为职工群众服务,把自己的全部献给工会事业。
本报记者 张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