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郑于蓝)为切实解决我市听障、视障残疾人康复需求,使更多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今年,我市加大残疾人救助力度,为残疾人圆听说、光明之梦。今年约有40多名听障人士通过人工耳蜗手术、语言康复训练重现听说能力,另有150例贫困白内障患者通过复明手术重见光明。
在救助听障人士方面,我市邀请相关单位专家学者,成立听力语言康复专家委员会,建立跨系统合作网络,资助疑似听障婴幼儿免费确诊,举办高规格专业技术培训班,建立健全新生儿早期筛查、干预、康复工作机制。同时,出台专门救助政策,实行人才引进提升计划,切实提高我市0至6岁听障儿童抢救性康复水平。2个月来,已资助疑似听障儿童接受ABR检查41例,免费适配助听器92台。
在救助视障人士方面,我市率先全面推广超声乳化联合可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技术。同时,启动“光明行动——白内障复明进社区”活动,展开全面进村入户工作,通过组织定点医疗机构,地毯式地开展白内障筛查工作,做到发现一例、救助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