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乌桥外甥”富了不忘乌桥老人

陈振勇捐助乌桥老人

潮阳出生—乌桥成长—惠东创业—深圳发展,这是陈振勇先生,一个在外潮商简单而明晰的人生轨迹。常常感念好人照顾、感谢赶上改革开放好政策的陈振勇,如今用慈善行为,在人生轨迹的最初三个地方,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陈振勇质朴的想法,更是祖辈、父辈在他心上播下的善良种子。他不仅自己做好事,也把这种良好家风传给自己的儿女,教他们富而不骄奢、富而懂感恩。

清明节这天,陈振勇从深圳赶回汕头扫墓,在外婆的墓前,他跟外婆说:“埃阋郧昂芑断灿腥烁愫炔瑁衷谖野涯愕睦戏孔痈脑斐衫先嘶疃行模刻於加泻芏嗬先嗽谀抢锸巢琛⒘奶欤苋饶郑憷先思乙欢岣断擦”。

1962年,陈振勇出生在潮阳西胪镇陂头村,他的家庭是潮汕人认为最圆满的“七星伴月”,七个儿子一个女儿,尽管人丁兴旺,但全家的生活重担都压在父亲一人的身上,日子过得十分拮据。陈振勇便经常被送到乌桥岛的外婆家。外婆对他很疼爱,邻居们也对这个小外甥照顾有加。“如果以后有出息了,要报答那些对你好的人”,是外婆常常对他说的话。

因为家贫,陈振勇先生只读了几年书就出外谋生,给他人生打上正直“底色”的,是祖辈、父辈于无声处的生活教育。为了负起全家十口人的生计,父亲起早贪黑地做工,让陈振勇很小就明白,做人要刻苦。母亲则教育孩子们,家贫但做人要挺直腰板,要尽量帮助别人。陈振勇记得,邻居来借火柴、借点灯的煤油,母亲总会慷慨地拿出来。陈振勇不解地说“家里不多了呀”,母亲很干脆地说“自己留一点,够用就好了”。

外婆、父母亲的教育,伴随了陈振勇的一生。1978年,16岁的陈振勇离开汕头,到惠东打工,从最初的灰石工做起,到今天成为深圳振惠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生活富裕了,陈振勇不忘把这种良好的家风代代相传。在他的教育下,身为“富二代”的儿女从小就懂得勤俭节约,帮助他人。学校组织捐款,孩子会主动捐出自己的一份,还以爸爸的名义也多捐一份。陈振勇也常常带孩子到自己出生地、成长地走走,让他们重温父辈的青少年时光。在他的家里,每月都会开一次家庭会议,父亲和儿女交流工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切磋做人做事的道理方法。2013年,当陈振勇先生决定把乌桥岛上外婆的旧居、自己童年生活过的地方翻修改造成老人活动中心,无偿提供给辖区老人休闲娱乐时,他就在家庭会议上宣布了这件事情,并带着孩子亲自跟进工程的进展。迄今为止,陈振勇已为乌桥岛扶贫助困助学累计捐款捐物达到600多万元。2008年,陈振勇向潮阳民政局捐资100万元,以父亲的名义建设潮阳西胪镇陂头村老年活动中心;2009年8月,陈振勇再次捐资50万元给家乡修筑道路及完善水利设施。2008年,陈振勇带头捐资100万元给惠东慈善总会。2010年和2011年,陈振勇两度荣膺“汕头爱心慈善奖 ”,2012年被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授予“点燃希望公益之星奖”。做这一切,陈振勇先生并不为名,而希望成为儿女们的榜样。 本报记者 曾漫路

微信扫一扫关注华龙潮汕网,微信帐号:hlcsw_cc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责任编辑:郑钟展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卖走仔

潮汕搞笑短剧:表哥进城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