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曾漫路摄影报道:首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全国掀起了一阵文化热潮。昨天在东厦中学,我市首次举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汕头市选拔赛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由各区县各推荐一所初级中学组建成的7支队伍参加了比赛,最终冠军由澄海实验学校夺得,将代表我市参加全省的比赛。
参加汕头选拔赛的7支队伍分别来自金平区的飞厦中学、龙湖区的丰华学校、濠江区的达濠华侨中学、潮阳区的棉城中学、潮南区的植英初级中学和南澳县的南澳二中。上午进行的是半决赛,记者在现场看到,比赛开始,7支队伍的各1名队员分别坐到比赛席上,听写老师开始报写第一个词,小选手们有的立刻埋头写下,有的则仰头思考后方才落笔,有的小选手写完后不确定,又重新涂写。1分钟思考作答时间一到,计时老师立刻鸣钟示意,现场评委随即做出正确与否的评判。
比赛分为2轮进行,第一轮每队6名队员(含一名候补)都有两次参与的机会,半决赛第一轮中听写的词语就包括了“陡峭、熨帖、沟壑、驿站、青涩、桔梗、滂沱、暮霭、盘桓、淤积、喷嚏、阴霾”共12个词语,第二轮共听写了“味同嚼蜡、惴惴不安、矫揉造作、捉襟见肘、层峦叠嶂、纵横裨阖”6个成语。在两轮比赛中,记者注意到,除了“滂沱”所有选手都写正确外,其他的11个词语和6个成语均有参赛队写错,有的甚至出现3支参赛队全部写错的情况。没轮到上场的小选手和台上的同伴们一样紧张,一听老师报出汉字,立马查字典核对,真是台上紧张台下也不轻松。
据市语委办负责人林荣秋老师介绍,本次竞赛内容以3500个常用汉字为基础,以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为出题、裁决的核心依据,同时结合初中学生的学习实际,挑选了试题。由7支参赛队带队老师担任监考,市语委办选拔了我市普通话测试员、语委办成员和一线语文老师担任评委。经过昨天上午半决赛决出的3支队伍,昨天下午又紧锣密鼓进行了决赛,最终角逐出冠军。棉城中学、丰华学校获二等奖,植英初级中学、飞厦中学、达濠华侨中学和南澳二中为三等奖。
担任评委的金平区教育局语文教研员林燕紫老师告诉记者,随着电脑、手机使用的普及,学生经常使用键盘打字,由此出现了会读、会看不会写,以及提笔忘字的现象,加上当前不少学生对汉字书写不够重视,书写中欠写或多写笔画的现象比较普遍,不能结合形音义来理解汉字。汉字蕴含了中华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我市举办这次“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汕头市选拔赛,将能促进老师、学生更加重视汉字的规范书写,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这也是这次比赛的根本目的。
据悉,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参与选拔人数预计将达2000万人以上,将于今年3月至4月完成全国所有赛区的选拔工作。
相关新闻
丹霞小学书法教育进课堂
为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提升广大师生书法艺术素养,丹霞小学率先在二、三年级开展书法教学。每周安排1课时的书法课,聘请市、区知名书法教师,指导学生书法。 范创松、林铮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