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市政协委员提议:规划建设南滨路自行车径

  

骑行运动既环保,又能锻炼身体,逐渐成为不少市民喜爱的运动之一。图为骑行爱好者利用假期结队骑单车运动。” 本报记者 曾春乐 摄

  本报讯(记者 方晓F)随着市民低碳环保和休闲养生意识的加强,骑自行车出行锻炼的人越来越多,每逢节假日,便会有许多自行车爱好者进行自行车慢运动。然而,有不少市民发现,中心城区道路越来越多的自行车道被机动车道“蚕食”或成为临时停车场,大部分“骑友”只能见缝插针骑行,险象环生。今年“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朱诗生提出提案,建议规划建设南滨路自行车径,并以此为起点,科学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最终在我市建成广覆盖、高密度、高效便捷的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

  在提案中,朱诗生指出,汕头市南滨路全长6公里,具备发展自行车交通的良好基础,应当将自行车径建设作为汕头的一张重要名片来打造,与C石风景区、跳水馆、跑马场等连成一片,赋予自行车径旅游观光、体育休闲、生态文化、历史人文等丰富内涵,体现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的有机结合。

  他建议大力建设南滨路自行车径,将自行车径建设纳入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中,加强自行车径布局及其与各类中心、文体设施、绿地系统的结合布置。先修建从C石轮渡码头至澳头村的自行车径,然后建设澳头村前路——葛洲村前路——濠江区府前路(S337道)——汕头党校——东湖村——北山湾游泳场——迎宾花园——华能汕头电厂旁——澳头村的专用自行车径。这样一条从南滨路的C石轮渡码头起连接达濠贯穿东湖、北山湾泳场的自行车径就基本形成,全长约30公里。然后可以考虑向中信渡假村延伸,建设贯穿海门的自行车专用游览通道以及多样化的公共交通,并与潮阳区纵深地区连接,形成自然特征与人文活动交织的自行车径。朱诗生还认为,要建设公共自行车系统的配套设施。包括投放轻便耐用、美观大方、整车防锈的具备防盗非标件、免充气车胎、电子身份识别装置等符合公共使用需求的公共自行车;研究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建设公共自行车停放及借还车站点,包含锁车桩(内置锁车器和读卡器)、站点控制器(内置摄像头、显示屏)和车棚等附属设施;建设包括借还车控制系统、自行车调度指挥中心、服务网站、后台管理信息系统和24小时客服热线等内容的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等。同时,还要重视对自行车径的监控管理,对侵占自行车径的现象加强劝阻与处罚力度,重要路口划定醒目的蓝白自行车道斑马线,并建立公共自行车维修中心,优化自行车维修、停放服务,保障自行车出行畅通无阻,方便市民和外地游客出行游玩。

微信扫一扫关注华龙潮汕网,微信帐号:hlcsw_cc

来源:汕头都市报   责任编辑:蔡英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丑女无敌

潮汕爆笑短剧:疑难杂症-2010贺岁片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