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书法家2小时描出“忠烈祠”轮廓

描后的门匾“忠烈祠”3字比之前清晰。

  本报讯 (记者方晓F摄影报道)近段时间,中山公园里忠烈祠的修缮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记者从市政协文史委了解到,前天,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汕头市书法家协会副会长、秘书长谢佳华专程到忠烈祠,用2个小时时间描出门匾上的字,并建议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对门匾进行抢救修复。

  去年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期间,市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提交提案《关于保护四处建筑,留住汕头三段辉煌历史遗迹的建议》,建议立法保护忠烈祠等四处历史建筑,并分别进行修缮利用。提案得到政府部门和社会人士的重视,在热心企业家庄坤平捐资200万元的支持下,修缮工作于去年11月中旬进行至今。修缮过程中,门匾上“忠烈祠”三个字隐约可见,题款时间为“民国第一丁亥年三月”的对联“垂名炳海表,柱国障天南”也在遮盖门柱的批档脱落后清晰可见。

  前天上午10时,长期从事书法研究的谢佳华闻讯来到忠烈祠,爬上3米多高的脚手架近距离研究门匾上的字体。据介绍,门匾和对联题字者为晚清举人、民国大书法家吴稚晖。谢佳华告诉记者,他刚从北京出差回来,到忠烈祠前做了一番“功课”,提前查阅了关于忠烈祠和吴稚晖的相关资料。据他介绍,“忠烈祠”三个字圆、光、亮,用墨浓,字厚重,是具有清朝末期、民国时期书法风气的馆阁体,在门匾上可以看到较为模糊的落款人名和时间,对联则是篆书。他仔细观看并用手触摸后,发现原本阳刻的门匾,由于曾被打磨,只留下一点痕迹,无法拓印,他只好用铅笔凭原残留笔迹描写。2个小时后,在谢佳华努力下,终于完成了“忠烈祠”三个字的描写,基本接近原貌。谢佳华表示,忠烈祠这处建筑本身就具有历史文化价值,有名人书迹更为其锦上添花,使其具有非凡的意义,这在汕头市区是十分少见的。他建议,保留原来的门匾,请木雕师傅用木雕刻“忠烈祠”三个字,并用传统贴金方式贴上古板金纸,再覆盖原字。

  据了解,吴稚晖是晚清举人,学识基础扎实,精通文字考据,古文学造诣很深,文笔出手不凡,尤其是起草过不少民国史上的著名文件。其成就最大者是推广普通话,1930年被聘为国际文化事业协进委员会委员。

微信扫一扫关注华龙潮汕网,微信帐号:hlcsw_cc

来源:汕头都市报   责任编辑:蔡英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爆笑喜剧:好梦难圆-2011贺岁片

潮语电视剧:选!选!选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