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周敏报道: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致使广大农村“空巢老人”家庭数量急剧增加,农村老龄化形势更为严峻,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尤为令人关注。2012年,我市全面启动农村养老“幸福计划”建设,分别在潮阳区和平镇和m社区、新和社区以及潮南区司马浦镇大布上社区、陇田镇东波社区四个点试点利用农村闲置房产改扩建为小型托老“颐养居”、“居家养老服务站”。目前,四个试点单位已完成配套及各种服务功能,为辖区老年人打造了一个“无围墙”的敬老院,让农村老年人乐享晚年。
每天早上5点多,潮南区陇田镇的老人们总会不约而同地来到东波社区的夕阳红活动中心,锻炼身体、拉琴写字、下棋打牌、谈天说地……一直呆到晚上要休息了才回家,有的老人干脆就住在了这里。来这里的老人中既有退休的村干部,有满腹诗书的退休教师,也有干了一辈子农活的农民兄弟。平素,大家互相照顾,各有所为,其乐融融。“修德、奉孝、养心、健身”——这是东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目标,这里的老人们除了享受居家养老服务外,还爱心接力,经常接济外地来汕流浪乞讨老人。
据了解,东波村居家养老服务站占地面积7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多平方米,也叫“沙陇夕阳红活动中心”。
服务站于2012年10月竣工并投入使用,建有两层楼,一楼除了大客厅,还有琴、棋、书、画室和健身房、医疗室、阅览室及老人休息室,二楼除了单间、双人间休息室,还有即将投入使用的潮乐室和大阳台。老人休息间则配备了20张床,床上用品、卫生间等一应俱全。服务站的无偿服务几乎覆盖了一镇六村,无论是日托还是夜托,乃至一日三餐都是免费的,老人们有个头疼脑热的,还有保健医生可以咨询。
我市还结合潮汕的风土人情,充分发挥潮汕村民淳朴、厚道、团结、友爱、互助、热心的邻里亲情作用,探索开展邻里相帮的互助养老新模式,建立为老服务信息平台,完善居家养老邻里相帮指导、管理和网络服务,逐步扩大社区邻里为老服务队伍,探索建立邻里为老服务补贴制度。通过建立联系卡、服务指南、居家养老服务手册、服务记录、服务员工作职责等制度,实施邻里互助、互帮养老。目前已在潮南区陇田镇东华村和东波社区试点并向全市推广。东华村有60岁以上老年人280人,为照顾好村里的老人,首期挑选15位身强力壮的中老年妇女,按服务指南分别为80名邻里独居老人提供上门为老服务。东波村则选派10名身体健康、热衷于为老人服务的志愿人士为服务员,指定服务对象、服务时间、服务地点、服务项目为100名老年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该村还在808名老年人中,派选身体状况良好、生活能够自理、相对“年轻”的老人,以老助老,“小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开展邻里互助、相互照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