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曾漫路摄影报道:民生连着民心,民心连着党心,光华街道以辖区困难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切入点,整合社会资源,搭建救助平台,把“送温暖”办成民心工程,实现辖区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治、学有所教、劳有所得。
昨天,光华街道辖内暖流涌动,街道分别在汕头市太安骨科医院门口、西港居委和大学路上居委同时举行“扶贫送温暖”慰问活动,为困难群众送米送油,这也拉开光华街道“迎春送温暖”系列活动的序幕。52岁、双目失明行动不便的困难户古雪琼则领到了街道干部亲自送上门来的慰问物资,这已经是她不止一次收到来自街道党工委送来的温暖了(如图)。
金平区光华街道常住人口近4万人,辖内有廉租公房住户800户,残疾人、贫困户、低保户占到常住人口四成左右。为使困难群众帮扶“一个都不能少”,街道为他们建立了明确的台账,今年春节前夕街道及各居委就筹资20多万元,计划扶助800多户困难户。
为使扶贫济困做到常态化,街道领导班子认为必须整合多方力量,创新社会帮扶新机制,聚沙成塔聚流成河。街道党工委牵头成立了光华慈善会,以此为平台发动社会力量和热心人士,募集善款,专款专用,长年扶助辖区内困难户。辖区一位姓陈的一级精神病残废居民,由于家属不愿意照顾,长年生活无法自理,街道专门从慈善会中拨出专款,为他支付生活费,并雇请护工照顾,让这一家庭“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
此外,街道还积极联系义工组织,通过一个个“民间帮扶平台”,凝聚帮扶资源,扩大帮扶半径。去年9月22日“天兔”台风期间,和谐义工组织就连夜从周边城市紧急调配5车矿泉水和面包等物质,缓解了受灾群众的燃眉之急。关爱义工组织也全力支援救灾复产活动,存心善堂、存心福利会也来到街道开展献爱心活动。期间,一批特困生也在社会热心人士的帮助下,解决了入读大学的费用。如今,在光华街道经常可以看到义工组织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把民间的关爱送到了困难群众的心上。
除了物资上的“输血”,光华街道还把帮扶的重点放在了“造血”上,今年下半年,街道组建了康园工疗中心,让原本只能靠家人、社会抚养照顾的残疾人也走上工作岗位,实现了劳有所得。工疗中心的出现,不仅解决了残疾人就业问题,对残疾人的康复治疗也起到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