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伟烽报道:9月13日,世界首条±160千伏海底直流电缆在汕头南澳海域正式开始敷设。作为世界首个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约9.3公里的海缆将打通从澄海区莱芜终端场,到南澳岛长山尾终端场的输电“大通道”。南澳岛风电侧的两个换流站将实现与大陆电网侧换流站的连接,也意味着南澳岛与大陆两侧间的直流功率输送将成为可能。 这是国内首条直流海底电缆。该项目海底电缆在正常运行时,需耐受额定160千伏的直流电压,其运行电压之高为国内首创。工程项目技术难度大、集成程度高、产学研特色显著、接口复杂是本次工程建设的主要特点,一旦工程建成后,将作为我国产学研成果直接运用的典范工程,推动广东未来智能电网的发展。据汕头供电局相关负责人说,由于南澳岛域的风能资源丰富,且风能发电项目开发较早,现已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南方电网公司将课题“大型风电场柔性直流输电接入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配套示范工程落户南澳岛,计划建成电压等级为±160kV,输送容量为200MW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以柔性直流的形式实现南澳岛上大规模风电的稳定、可靠送出。该输电系统集合了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其中,海缆敷设预计将于9月21日完成。该项目投产后,能新增一条输电通道,将南澳岛新增风电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