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尖子生旧课本成学习“宝典”

本报讯(记者 李晓颦) 刚刚以优异成绩被金山中学录取的中学生小李前段时间接到了好几通电话,都是学弟学妹们来向他借用过的课本的。用过的课本成了“香饽饽”,小李坦言自己简直有些措手不及。记者采访了解到,不少尖子生碰上了像小李这样的情况,不过,对于这一现象,有人表示理解,而有人则持有异议。

  小李的爸爸告诉记者,小李初中就读飞厦中学,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一向是老师和同学心目中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本次中考又以800多分的优异成绩被金山中学录取,可谓不负众望。为此,不少家长带着孩子上门取经,并向他索借初中的旧课本,以期让自己的孩子先“预热”一下,一时间,小李用过的旧课本成了众人争抢的学习“宝典”,“捷足先登”者高兴而归,而后来者就只能“望书兴叹”了。一位“抢”借到课本的学生家长告诉记者,他的孩子今年刚好上初三,马上就面临升高中考试了,之所以向小李借课本,一方面是想“沾沾喜气”;另一方面就是想从小李的课本中找到一些学习的“蛛丝马迹”。这位家长说,像小李这样学习成绩一向优秀的学生,在学习上肯定有他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而这些也一定会在他用过的课本上有所体现,比如说在课本上做的笔记、旁批、注脚,甚至是他在课本上标示的重点、疑点、难点等等,这些都是很难得的“思想火花”,对自己的孩子或许能起到启示的作用。无独有偶,和小李一同考上金中的几位同学也同样成为学弟学妹趋之若鹜追借课本的对象。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家长的想法不谋而合,都是希望通过“取经”等各种各样的办法,让孩子在学习中“旗开得胜”。

  对于这一现象,不少人表示可以理解,认为向榜样学习肯定没错。但也有部分人表示异议,认为从尖子生的旧课本中“取经”不一定有用,至于那种想以此“沾沾喜气”的动机就更显投机取巧了,不足为取。对此,教育界人士提醒,借阅旧课本进行借鉴学习是好事,但也只能作为一种参考。毕竟,学习方法因人而异,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来源:汕头都市报   责任编辑:黄幼华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大笑西游之第三部:受困平顶山

潮汕搞笑短剧:送上门的美女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