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窖镇尖山村“实掭公祠”,是顺治年间李楚生进士建造的。在题祠名时,却闹了一场风波。
传说李楚生中了进士之后,荣耀回家,择日建造祠堂,兴工动众,很是热闹。竣工之后,请来书法家秦轼撰联题诗,并写上了祠堂名,很有架势。
楚生的父亲也很欢喜,儿子中了进士,他是进士的父亲,如今祠堂落成,他就是祠堂的主人了。他抱着孙子到祠堂周围走了一圈,这边看一看,那边瞧一瞧,见祠堂建得极其堂皇,真是高兴极了。
可当他近前一看,祠堂名题着“楚生公祠”,却不用他的名字题祠,一时气得暴起来。骂道:“这样养子有何用,抱孙又有何奇!不如抛到江中喂鱼去。”当下,便把手中的孙儿抛进江中去了。众人一见大惊,急忙将小孩救起。楚生闻报,一时有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忙向众人探问老大人把孙儿抛下江之缘故?众人告诉他说:“老大人看了祠堂名之后,不知何故,便把孙子抛下江的。”
此时,楚生如梦初醒,立即请书法家秦轼把祠堂名改写成“实掭公祠”,以父亲的名字命名。这亲才平息了一场风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