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魏盼生)连日来,我市各级水务局部门迅速开展水毁工程修复工作,各地已投入水利设施修复资金3900多万元,共完成水利设施修复291处。其中,潮阳区已修复堤围44处13.61千米、潮南区已修复堤围22处1.2千米,修复练江堤流仙段8米、西切流2处、中港段4处。目前,各项水毁工程修复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有序推进。
受“8·17”强降雨袭击,我市水利基础设施遭受重创,堤围、山塘、水库、涵闸、机电排灌站及“五小”等水利工程都不同程度受到损坏,尤其是潮阳、潮南水利设施受损情况最为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1.17亿元,共受损堤围133处19077米、决口20处807米、山塘水库51宗、涵闸124宗、电排站39宗。
灾情发生后,各级水利部门迅速行动,日夜奋战,全力投入防洪抗灾和水毁水利设施抢修、修复工作。市水务局每天派出多个抗洪抢险督导组,深入灾区一线,蹲点指导各地及时抢修和修复加固受损水利工程设施。潮阳、潮南等重灾区分别成立专门救灾复产工作指挥机构,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的原则,将具体修复任务分解落实到镇、村,由镇、村落实行政责任人以及施工负责人,切实加强对工程修复的组织实施,确保在明年春节前完成任务;同时,按照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严格执行基建程序,认真落实工程项目法人负责制,切实做好各宗修复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