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工作小组的到来,为我们的救灾工作指明了方向。”连日来,当记者走进潮南区陈店、司马浦一些受灾乡村时,经常听到这句来自村居干部以及村民们发自肺腑的感激之声。大家口中称赞的“工作组”,正是潮南区委、区政府派赴陈店、司马浦镇各村(社区)抗洪救灾工作组。
大灾是大考。抗洪抢险救灾正是对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践行群众路线实际成效的重大考验和集中检验。灾情发生后,潮南区党政领导班子当机立断,第一时间深入抗洪抢险救灾第一线,靠前指挥,统筹协调,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带给受灾群众,担当起灾区党员群众的“主心骨”。
为确保救灾工作顺利开展,8月19日中午,区委、区政府紧急召开救灾工作会议,成立37个抗洪救灾工作小组,指派由区级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对重灾区陈店镇、司马浦镇37个社区、村实行定点帮扶,帮助各受灾地区高效、有序地开展救灾复产工作。8月20日,37个救灾工作小组全部进驻定点帮扶地区,把抗洪抢险救灾的信心和力量带到灾区,为灾区带来“指明灯”。
陈店镇的溪口社区是有名的“外乡人”社区,常住人口只有9000人,外来务工者达10000多人。同时,溪口社区也是陈店镇地势最低的地方,犹如“碗底”般。遭遇暴雨袭击时,周边地区的积水随同垃圾等全部流向这里,积水最深处达3米。8月19日下午,潮南区林业局救灾工作小组进驻溪口社区,由于积水深,工作小组的组员只能淌水前行,行至水深处,才改乘龙舟。
“一开始我们空有救灾热情,却没有清晰的思路,工作小组的到来为我们提供了思路,也带领我们渡过了难关。”溪口社区居委会干部告诉记者,工作组进驻后,立即结合实际制订工作方案,明确责任,细化分工,把受灾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仔细巡查,逐户过关,不留死角,千方百计让每一户灾民都能得到应有的救援。社区曾一度出现物资紧缺现象,工作小组立即向市、区一级有关部门反映情况,统筹调度救援物资,第一时间解决物资紧缺问题。
而针对溪口社区外来人口居多的情况,工作小组也千方百计进行调节,鼓励本地人与外地务工人员相互帮扶。当积水消退后,工作组带领社区成立了35人的垃圾清理队和50人的消毒队,发动当地企业出动货车一同装运垃圾。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工作小组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调度了1吨的消毒水和消毒粉,用于灾区防疫工作。
工作组进驻各村居后,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助灾区群众重建家园。8月27日上午,记者来到了司马浦镇港美村,看到村容村貌整洁有序,灾痕已经基本消除。原来,帮扶工作组是区畜牧兽医局的党员干部们。大家充分发挥部门职能特点,紧锣密鼓组织卫生防疫工作,并在局办公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拨出2.4万元专门用于灾区的垃圾清运及防疫费用,组织专人对村内公共地方进行消毒,并教晓村民使用方法。工作小组还联系卫生医疗站,确保24小时有医生值班,供村民问诊,至此,港美村并未出现人员伤亡。港美村17家工厂企业中除6家工厂因设备进水损坏正在抢修外,其余11家工厂已基本恢复生产。
本报记者 李岱娜 见习记者 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