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黄泽春摄影报道)昨天是今年“三伏天”的初伏首日,不少市民前往医院接受“天灸”。记者从市中医院、市中心医院、市二医院等多家医院了解到,初伏首日有上万市民前往贴药。据介绍,近年来,热衷接受“冬病夏治”、灸在“三伏”的市民及患者越来越多,今年整个“三伏天”前往这些医院接受“天灸”疗法的市民和患者预计将达数万人次。其中,仅市中医院接待的“天灸”者便将达到近2万人次。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市中医院,看到一楼的候诊大厅以及走廊等贴药处均人头攒动,场面火爆(如图)。该医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昨天早上7时多开始,便有不少市民前来“天灸”。从连日来报名情况看,今年三伏到该医院接受贴药“天灸”治疗的市民将比去年同期增多约10%。记者发现,前往贴药的市民以老年患者和儿童居多,也有一些来自周边地区,或从厦门、深圳等地慕名而来的患者。
据了解,今年的“三伏天”为40天,比去年多10天。其中,7月13日交初伏,7月23日交中伏,8月12日交末伏,8月22日出伏。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李少芳介绍,贴药当天以及次日一般不能吃生冷、海鲜、辛辣食物,还有易化脓食物,如牛肉、鸭、鹅、花生及其它煎炸食物,也不宜洗冷水澡。敷贴后有的人会有刺痒的感觉,这是药物渗透入表皮后的一种自然反应。还有人会出现红、肿、热、痛、皮肤起泡,这是由于药物被人体吸收充分、穴位敏感所造成的,不必惊慌,及时让医生处理则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