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时分,当人们还在熟睡之时,位于护堤路的青草批发市场却已一片热闹。这个已有十多年历史的青草市场每天凌晨2时到6时最为火旺,不少青草店经营者都到此“赶集进货”。近段时间来,随着气温的升高,青草市场迎来一年中需求量较大的季节。前天清晨5时多,记者特地前往实地走访,目击青草市场人来人往的“壮观”景象。
凌晨时段
交易最为活跃
位于市区金湖路与护堤路交界处的这个青草早市是粤东较大的一处青草药交易集散地。记者来到现场看到,沿一侧路旁摆放的青草摊约有四五十摊,呈两行“纵队”有序排列,绵延二三百米长。
各青草摊前都置放着一堆堆大包小包不一的青草,如水芦根、荷叶、青蒿等。不少顾客一边和经营者打招呼,递烟寒暄,一边挑选青草,瞧样子彼此双方都已是老主顾了。据经营者老李介绍,这处青草市场形成已有近20年,摊主们既有本地人,也有福建诏安人,还有安徽人。他们每天凌晨2时许就从四面八方来这里“凑墟赶集”,三四点到五六点是交易最为红火的时段,市区或是周边一些青草店、药店、凉茶经营者就来“赶集”进货。清晨六七时,这些进货的“大主顾”逐渐散去后,进场购买青草的主要就是市民或是一些工厂企业的采购员,他们到此购买青草,就因为这里的品种多,选择性大,而且价格也比市面上要便宜一些。
据了解,青草市场随着气温升高而火旺,一般从5月份起开始“冒火”。但今年由于受降雨较多的气候影响,汕头最近一段时间气温才“发力”,为此,今年的旺季与往年相比,有所推迟。
种类繁多
每天交易上万斤
很难相信,这些或叶或根,或是整棵都能入药的“根根草草”,竟然能发挥神奇作用。摊主明兄边忙活边与记者攀谈起来。他告诉记者,作为中医中药的一种,青草入药治病已有悠久历史,内服外敷都有,品种繁多,算起来可达1000种左右,但市场上售卖的大约有200种,经常卖的近百种。有猪肝菜、水芦根、过江龙、飞天蜈蚣、鱼腥草、溪黄草、莲叶等,售价大多每把在三几元之间,每天市场青草交易量上万斤。
这些青草各有独特疗效,如蛇舌草、青蒿、水芦根等能“解暑清热”,猪肝菜“清肝清胃”;车前草、蜈蚣草“解喉毒”,“粉尘蛋”消肿散结,鹅仔不吃草、铁扁担、一枝香“活血消瘀”,马蹄金“退烧、退热”等。而夏天最畅销的青草还是蛇舌草、水芦根、莲叶等几样。不少市民都喜欢买回家熬成凉茶,消暑解渴,清热解毒,十分神效。每天这些“解暑”青草成交量都在三几千斤以上。
开发太快
青草生长边缘化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近郊山地纷纷被开发变成高楼,青草生长也呈“边缘化”,“家园”从近郊山地逐渐向边远山区“迁移”。
据介绍,市场上的青草基本都是野生的,以前在近郊山地、荒地水塘旁就可以挖采到,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不少山地被开发,青草的生长“家园”也受到影响,现在有些青草开挖必须深入到潮州、惠来、福建等山林深处。福建诏安籍摊主老李称,福建诏安就有人专门上山挖采青草,然后将青草贩卖给他们。他们每天晚上12时许就将收购来的青草装车后从诏安运来汕头,凌晨2时许就来到护堤路“开张”做生意了。
据了解,青草因为价格便宜,所以除了一些如灵芝、鱼腥草等经济价值高或是容易繁殖的草药外,基本都少有人工种植。另外,据行内人士介绍,青草的采摘很有讲究,不同的草药要在每天不同时间采集,才能使药效达到最佳,而长在偏僻绝壁的草药,因稀少且难采集,故价格也较为昂贵。
本报记者 林子海 林鹏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