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365天高温作业的遗体火化工

 

  有这样的一个年轻的群体,大学本科毕业后,他们从事的是一些人认为“晦气”的“白事行业”,他们通常主动回避亲朋好友的探访、聚会,他们就是火葬场的火化工。一年365天里,他们几乎天天工作在4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环境中。

  1999年,大学本科毕业的卢嘉伟加入到殡葬服务行业,先后在遗体收敛、遗体火化、骨灰证办理、骨灰楼管理等岗位上锻炼过。斯文儒雅的卢嘉伟书生气十足,令人难以相信的是,他在外人看来颇为惊悚的行业中坚守了下来,并且一干就是14年。如今,他除了办理骨灰证、管理骨灰楼外,也兼任火化业务。

  “刚开始入行的时候,还是得花很大力气过自己心中的那道坎。”卢嘉伟表示,毕竟这是大多数人难以轻易接受的职业。回想起第一次参与遗体火化操作,他坦言历历在目。从加油、开闸,开钢锭,卸垢到装骨灰一系列工序,看似简单实操起来难度不小。刚接触遗体火化业务的时候,卢嘉伟甚至不敢直视逝者遗容,后来慢慢熟悉了业务流程,对这个行业有了更多的认识,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领悟,火化遗体时,操控也更自如了。

  据了解,市火葬场有4条普通炉和2条高级捡灰炉,每年火化遗体8000多具,每具火化时间至少1个多小时。卢嘉伟告诉记者,每具遗体火化时,火化工都必须在火化车间作业,火化炉温度为1000多摄氏度,作业车间的温度则高达40摄氏度左右,而他们一年365天几乎天天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他们正常工作时间是每天上午8点到下午5点,碰到高度腐烂的遗体或患传染病去世的遗体时,夜里无论几点都得上班。“有时候工作特别多,车间温度高,一天下来连一口水都顾不上喝。”卢嘉伟表示,遗体火化工是一份即特殊又不可或缺的职业,他们深感责任之重大。

  目前,与卢嘉伟一样从事殡葬服务行业的市殡仪馆、火葬场工作人员有50人,其中遗体火化工有20人,遗体收敛工有15人,大部分人身兼两职。不少从事殡葬行业的人最困难的就是组建家庭。而卢嘉伟坦言自己是“幸运一族”,从恋爱到成家,“另一半”极大的支持和理解,成了自己莫大的精神支柱。卢嘉伟告诉记者,以前,每逢亲朋好友办喜事,他都主动回避,春节也极少到别人家里拜年,只是偶尔打打电话而已。“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对这一行业并不那么忌讳了,也逐渐理解我们这一行业的特殊性,还有不少家属委托我们将他们先人的骨灰撒海,我觉得这是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卢嘉伟由衷说道。

  文/本报记者 方晓F

  漫画/黄泽群

来源:汕头都市报   责任编辑:许少丽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情感喜剧:野蛮婆婆俏媳妇(第四集)

荒诞喜剧片:八仙闹潮汕(第二集)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