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汕大8师生闯荡多彩印度

学生在采访中(图由汕大新闻学院提供)

 

  近年来,汕头大学积极探索“国际化”办学特色的新路子,多次选派学生赴海外实习,众多学生获得了海外实习的机会,拓宽了眼界。今年,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师生一行8人前往印度采访报道,踏访新德里和斋普尔,近距离观察在许多人看来“不可思议”的印度,采访内容包括印度斋普尔文学节、中国学生在印度、印度家庭、节日庆典、环境问题、妇女问题等等。走进印度、感受印度,不但让师生们获益匪浅,同时也让更多的中国人通过采访团的报道,真切地感知这个神秘的邻国。

  国际文学节抓出独家新闻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仅有的两个人口超过10亿的国家,两国关系密切,唇齿相依,但我们却对印度知之甚少。”报道团带队老师表示,这是首个前往印度采访的中国大学生报道团,主要报道第六届斋普尔国际文学节,也是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文学活动。斋普尔位于新德里西南250公里处,是印度著名的古城,有众多引人瞩目的宏伟建筑,连续5天的文学节活动内容丰富,吸引了上万的文学艺术爱好者。报道团成员每天都要进行大量的采访和报道。在斋普尔文学节上,报道团成员对美国知名作家Peter Hessler(中文名何伟)进行了人物专访,并采访了曾经获得多个国际文学奖的华裔女作家李翊云。李翊云作为布克国际奖的五位评委之一,推举了中国著名作家阎连科入围该奖。汕大报道团独家报道了这条新闻,被国内媒体广泛转载。在新德里期间,报道团还与世界媒体学院的学生一起到新德里街头采访,并与印度媒体人和IT精英合作,围绕新德里强奸案以及印度医院数量等制作信息图表。

  在印度采访频频遇险

  汕大新闻印度报道团由两位老师倪青青、白净带队,层层选拔出来的雷媛、冯桂梅、黄海洋、杨柳青、曹惠仪、黎子伟等6名学生组成。在去印度之前,汕头大学新闻学院代院长范东升就下了“死命令”:所有人必须安全返回,一个都不能少。然而,采访的过程并非外人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报道团在印度遇到各种各样的危险和麻烦。

  女性在印度属于弱势群体,而报道团8人之中就有6人是女性。有一次,报道团的白净老师走散了,当她一个人搭上地铁的时候,没想到却闯进了“男性车厢”,刚开始车厢里的人并不多,后来呼啦啦上来的全是男人。白净老师连忙紧贴着一个看起来像是来自外国的老汉坐下了,害怕得连头都不敢抬,到站的时候拼命地往车厢外冲,才“逃出虎口”。那段时间,印度强奸案接连发生,“我不知道印度地铁还分‘男女包厢’,那是我最害怕的一次”,白老师表示。还有一次也是搭地铁的时候,报道团成员拿着相机拍照,不料此举却招来了一个扛着枪的警察,他拉着雷媛同学,要把她关小屋子去。千钧一发之际,还是倪青青老师急中生智,连忙对警察表示“马上删除照片”,这样才“躲过一劫”。

  微博直播赢得网友赞许

  在印度期间,报道团成员坚持每天写稿、发布微博。报道团成员共写了50多篇稿件,刊登在报纸、杂志和网站上,拍摄了一万多张照片,发布了400多条微博,制作了7个视频。稿件发表在《长江日报》的新闻人印度行专栏、凤凰网教育频道等知名媒体。在汕头草根播报的专题网站中,共刊发了26篇稿件和41张图片,其中印度见闻15篇,文学节报道5篇,记者手记6篇。成员们还将完成的稿件翻译成英文。

  此次印度行的报道,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信息量大、更新及时的微博直播。在新浪微 #汕大新闻人印度行# 的微博上,报道团成员原创的微博几百条,详细记录了汕大新闻印度报道团从前期准备到后期归国路途中二十多天的所见所闻,平均每天发布15条带标签原创微博,在网上影响很大,获得了广大网友的赞赏、转发和评论。报道团回来后,学生们还将印度之行的感受写下来,用英文写了中国大学生如何看待印度的稿件,发表在香港的英文报纸网站上。

  “实践对于未来有志从事新闻工作的学生十分重要。”报道团的学生成员均表示,尽管日程紧,任务重,熬夜成为家常便饭,但在这两周内收获良多,也发现了许多不足之处。大家认识到提前做好采访准备,积累历史文化知识以及团队合作在境外采访中的重要性。2010级新闻的黄海洋说,“在印度的短短半个月时间里,我们学到了课堂上难以学到的东西”。 

  本报记者 李伟烽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责任编辑:黄幼华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语励志剧:情暖万人乐(第一集)

潮汕搞笑短剧:决斗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