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洗薄壳




  顾名思义,薄壳当然是有极薄的两片外壳。薄壳一般是青色,壳上有褐色和青色相间的半环形花纹。薄壳肉有黄色的也有白色的,有肥有瘦而且变化极快,今天还很肥呢,明天就不行了。肥的时候,肉饱满,壳就呈现红色。因此海边人说薄壳肥不说肥,而是说红。红的时候就非常好吃。

  薄壳并非独立生长,而是由壳内肉体长就一条连线到体外,一到体外,线便卷成海土,几十个薄壳就这样连接在一起。这样一来,一是可以抵挡风浪,因为薄壳长在海底却又没有固定,因此只能靠集体力量来抵挡风浪的袭击。二是可以保证供给,薄壳正是靠这条带来获取养分的。

  薄壳通常长在近海土滩海底,海边人将其生长的地方叫薄壳埕,其实就是一片茫茫大海。不像盐埕,还能看到风车、盐田、盐堆、防风林等景象。每年的标薄壳埕,大家争相夺取好位置。当然是价高者得。一到春季,总能听见邻居的洗薄壳阿兄(历史上称干民,干是一种类似薄壳的东西,价值不如薄壳,但薄壳属于干的那个科。洲历史上的干民暴动,实际上就是洗薄壳人起来反对政府的剥削)议论标薄壳埕的事情,谁标到大门小门外的什么地方都一清二楚。

  洗薄壳的洗是一种作业方式。需要一条大船,一个竹垒。船平而宽,普通便好。竹垒则比较讲究,需要用很好的竹子,最好是用韧度好的曲柔竹。洲有很多做洗薄壳垒的高手。垒宽大约3米,深0.5米。形状就像僧人手中的钵。垒既要透水性能好以便从海中将薄壳拉起,又要细密得不让细小的薄壳漏出去。这就比较考验做垒人的功夫。一个垒需要几天才能完成。

  夏天的时候,干民就到处买薄壳苗,然后撒到自己标来的薄壳埕里。薄壳长大了,可以收成了,洗薄壳作业便开始了。这时候,可以看见几个健硕壮的干民,在街上将薄壳垒轮转到码头,扛上船去。洗薄壳需要很早出发,过去是三四点,现在更早,一二点就出海,这样七八点便可回到家里。船开出几海里便可到薄壳埕,抛下锚,放开两支木横架,中间系好垒,垒就浮在水中间。他们脱下衣服,纵身入海,拿起前端装有铁铲子的小网,用铁铲子将连土的薄壳收入网中。这需要很好的体力,才能在水里长时间作业,来回往复的次数就少,效率就高。有的薄壳埕水深十几米,这更加考验人的毅力。几小时后,整个船板就堆满了薄壳。回到码头,便有商贩一桶一桶地买去。

  铲上来的薄壳就放在垒里,由一些年龄较小的帮手者用脚洗去薄壳上的土,这叫裙垒,实际上就是用脚在垒里搅。洗薄壳阿兄长年在海里,都有着古铜色的肤色,健壮的体格,宽大的脚板,红色的头发。夏日,洗薄壳阿兄走过渔巷,像是要在石街上印出几个深深的脚印来。

  煮薄壳之前,要将薄壳一粒一粒地摘开,去土。这样效率低,于是乡人发明了薄壳绞。薄壳绞是用一支尺长的一头尖一头粗的竹子做成,竹子中间用火烘成一定的弯度。插入时带起一串薄壳,一手抓住薄壳,一手转动薄壳绞,薄壳就一粒一粒地脱落下来。薄壳绞体现了渔乡人的智慧。有些人的手臂形状不正常,就像薄壳绞,乡人就称之为“绞仔手”。

  故乡洲人人喜欢吃薄壳,通常是和金不换一起炒;有时候就做成薄壳米,即用水煮熟令其肉壳分开,将像米粒一样的肉捞起;也有用盐卤制咸薄壳或五香薄壳的,味道也佳。其实薄壳最好吃的做法是直接放点盐煮熟便吃,原汁原味。



微信扫一扫关注华龙潮汕网,微信帐号:hlcsw_cc

  • 上一篇:日啖鱼丸三百颗
  • 下一篇:脚鱼名肴
    •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故事剧:咸蒜头卖仔(第二集)

    潮汕搞笑短剧:洗厕所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