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机看小说玩微博,用电脑查资料逛论坛……如果你还没有接触过电子阅读,那就OUT了。随着手机、MP4、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普及率的大幅度提高,使得如今中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和阅读方式得以另辟蹊径。教育界人士指出,虽然电子阅读是大势所趋,但也必须加强对学生阅读内容的关注,并进行规范引导,通过潜移默化的长期教育,使孩子对浩如烟海的电子书有去芜存菁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读物的影响。
电子阅读占学生阅读半壁江山
纸质书PK电子书各有胜负教育引导是关键
根据网上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中学生获得阅读资料的渠道除“去书店购买图书”之外,依次为“用电脑、手机、电子书等阅读工具”占43.6%,“网上购买图书”占29.4%,“在线阅读”占28.4%。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许多安装在手机上的阅读软件,例如iReader、Anyview、熊猫读书、掌上书院等为喜欢读书的中小学生提供了阅读上的便利,通过在网上下载电子文档,学生们可以获取中外名著、畅销图书,甚至是从小学到大学的教科书,种类繁多的书目让电子书海充满了吸引力。许多网站还根据使用者的情况相应地开发出适合不同年龄段学习语文的应用程序,如拼音学习、儿童作文大全、成语词典大全、国学百科问答、深度阅读、读书坊等。
纸质书PK电子书各有胜负
电子阅读由于其可移动性、时间上的随意性、图书资源的丰富性,使得学生们可以抛开沉重的书本,非常便捷。学生小张认为,下载小说看,不仅不用去书店买书,省事儿,成本小,而且还可以尽情搜寻自己喜欢的内容。喜爱校园文学的小李表示,她喜欢练笔,也在网上建立了自己的博客,从她上网阅读情况来看,网络内容确实混乱,但只要加以甄别养成自己的阅读习惯就能汲取有益的内容,通过网络阅读,她不仅可以了解一些热门话题,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借鉴别人的一些写法,尤其在交流方面,网络具有传统阅读所无法比拟的便捷。
然而在一些学生尤其是学生家长看来,电子阅读所附带的弊端还是存在的,最显而易见的就是整日对着手机屏幕对学生视力产生的伤害,以及过度沉溺于网络小说对孩子在学习上造成的负面影响。还有的家长认为,更加重要的一点是电子书籍传递的部分信息还可能是假的,而且电子书的错别字多、假消息多,这不利于文化传承,而且还会造成文化断层。家有高二学生的刘女士表示,儿子曾一度迷恋用手机阅读《鬼吹灯》等网络小说,甚至偷偷躲在被窝里看,这让她伤透了脑筋。
教育引导是关键
对于电子阅读,不少教育人士认为引导是关键。潮阳区职业技术学校的周修光老师认为,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电子产品的日益普及,电子阅读极有可能以自己的便捷、信息海量等特点成为一种主流的学习方式,但就目前而言,网络可供下载的内容混乱不堪,所以,对于学生们的电子阅读,必须加以规范。如何规范,他的意见是引导,学校应从多方面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提高现实交流和沟通能力,让学生体验现实活动和人际交往所带来的喜悦,从而减小电子阅读对他们的吸引力,努力使电子书成为学生学习的有用工具,而不是使其沉迷的深渊。同时,学校还应联合家长,形成教育合力,找出症结所在,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心灵港湾,以减少孩子沉迷于网络阅读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