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郑益龙亲朋开始在广州市殡仪馆白云厅28号房守灵,市民则自发在江边搭设简易灵堂祭奠英雄,就连网上也有了郑益龙纪念馆。目前追悼会时间已定……
郑益龙跳水救人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昨日,社会各界人士采用各种方式悼念英雄,数名亲朋来到广州市殡仪馆设立的郑益龙灵堂进行吊唁;而自发来到江边祭奠的市民也一起为郑益龙搭设了一个简易的灵堂,“送英雄最后一程”。同时,网上还出现了郑益龙纪念馆。
据英雄亲属介绍,郑益龙追悼会将于3月10日上午10时在广州市殡仪馆白云厅28号房举行,届时市民可以自行前往吊唁。
银河园18号厅
简易的灵堂,汕头高中校友来广州泪别
昨日上午,在银河园18号厅,一个并不显眼的灵堂里,郑益龙的遗像静静地靠墙摆放着。相框边上,镶着满满一圈白色玫瑰,底下簇拥着一团粉色的百合花。郑益龙的弟弟说,大哥最喜欢鲜花了。灵堂的布置,又是那么的简单:一张长桌,十把凳子,三面墙上挂着黄色帷幔,正对着灵堂大门的墙壁上挂着一块木板,上面写着“永远怀念郑益龙烈士”。除此,再无任何装饰。
郑益龙的姑父、二弟以及一些潮阳老家的朋友安静地坐在灵堂前的台阶上。“一切从简吧,”郑益龙的姑父说。他们一行十来个人,都是男生,湿润的眼角诉说着他们对于阿龙的不舍。“他人很好的,很多朋友……”话还没说完,郑益龙的发小陈先生哽咽了。
中午12时许,又有数名亲朋陆续来到灵堂,在郑益龙灵前上香祭拜。郑益龙的二姑最后走进灵堂,原本还很平静的她,在看到郑益龙的遗像时突然放声大哭,差点瘫在地上,两三个人上前扶住她。
“为什么走得这么早啊,孩子可怎么办啊?”这样的哭喊声传来,让人痛心不已。郑益龙的阿姨告诉记者,家族中的人最疼爱的就是郑益龙,“阿龙人特别好,特别善良,对朋友好,对长辈也好,我们最喜欢的就是他了。”她坦言,现在最让大家担心的还是郑益龙的妻子和儿子,“说到这个,我真的好痛心啊,让他们怎么办。”说罢,阿姨又捂着脸痛哭起来。
由于很多市民都不知道已经在殡仪馆设立了郑益龙灵堂,因此昨日前来吊唁的市民并不是很多。一位在广州工作的潮阳人郭展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大约在昨日上午11时,郭先生和朋友默默走到银河园18号厅,在郑益龙的灵堂外先是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走上前将一个写着“郑玩虹敬上”字样的信封交给郑益龙的二弟郑益林,“是我嫂子的一点心意,你收下。”说罢,郭先生重重地握了一下二弟的手,然后走到郑益龙的遗像前,为他点上一炷香。
记者了解得知,这位郭先生跟郑益龙是汕头市棉城中学的高中校友,而郭先生的大嫂郑玩虹女士跟郑家是朋友,“嫂子知道他们家出事了,千叮万嘱我要过来看看,”郭先生说,“龙哥是真的英雄,作为他的校友,我觉得很光荣,很骄傲!”
当天下午,陆续有一些市民前来献花、上香。而一些原本来殡仪馆参加亲属追悼会的市民也赶来送龙哥一程。“看到大厅有指示说郑益龙的灵堂设在这边,我就特地跑过来了,”欧小姐哭红着眼睛说,“我真的觉得好痛心,这么好的一个人,这么年轻,走得太可惜了……家人一定要坚强,你们有这么好的孩子!”说完,欧小姐便匆匆离去。
记者看到,郑益龙的家人会给每一位前来上香祭拜的朋友送一个红丝带,食指般长短,外面包着两元钱。郑益龙的二弟郑益林说,“这是我们老家的一个习俗,希望保生者平安。”郑益林告诉记者,父母和嫂子还在宾馆休息,“暂时还不敢让他们过来灵堂。”
而据昨日在灵堂的家属透露,郑益龙追悼会将于3月10日早上10时,在广州市殡仪馆白云厅28号房举行,届时市民可以自行前往吊唁。
珠江亲水码头
自发设灵堂,广州市民焚香祭奠郑益龙
在得知郑益龙牺牲的消息后,这两日,自发来到江边的广州市民络绎不绝,他们一起为郑益龙搭设了一个简易的灵堂,以祭奠他的英灵,“送英雄最后一程”。
6号下午,记者在亲水平台看到,这个简易的灵堂看似简陋,但遗像、祭品、香炉等一应俱全,荔湾区岭南街街道还专门设置了帛金箱。遗像后面的一块白板上,写着“人民卫士郑益龙”七个大字。
记者再一次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3日下午为郑益龙唱《英雄赞歌》的安女士。前天晚上她在得知郑益龙不幸牺牲的消息后,当晚就拿来了香烛祭品来到江边烧香祭奠救人英雄,她还在江边主动为路人介绍郑益龙的事迹,很多第一次听说郑益龙事迹的人都会拿起三支香,朝灵堂前恭敬地拜三拜。看着市民一个个焚香拜祭的场景,安女士的眼圈泛红,“我在广州生活几十年,从来没见过广州人这样感动,这是发自内心的感动。”
尽管在大家的意料之中,但很多市民依然接受不了郑益龙牺牲的现实,说到这个英雄,很多人都会忍不住落泪,并心疼他的妻子及年幼的孩子。在灵堂两侧满满的鲜花上,不少市民手书寄语,本月5日,恰逢“学雷锋纪念日”50周年,“雷锋”“军魂”也成为寄语上多次出现的字样。
在现场,不少人讨论着“设置英雄纪念碑”的话题,街坊李阿姨说,好的事迹、善的人物,理应用纪念碑的形式加以纪念,让更多的后人了解。“这不是形式主义,而是对真善美的保留。希望有人来落实这件事。”市民们除了认为,这是对郑益龙英勇行为的肯定,更表示可以借此警示人们,“如果还不对江边的救生措施进行改善,大家又没有危机意识的话,迟早还会发生类似的悲剧。”
中国祭奠网站
网上纪念馆,网友留言称郑益龙是大英雄
昨日,记者在中国祭奠网的网站上看到了“武警广州市支队四大队副教导员郑益龙”纪念馆。左侧的遗像就是挂在殡仪馆灵堂里的那张,目光温和又有力量。遗像下方,清晰地写着:郑益龙,1979-1-27——2013-3-1,已经离开我们5天。
在他的纪念相册里,只有四张照片,一张是郑益龙的头像,目光炯炯;两张是他和战友们在一起的照片,照片中的郑益龙一身英挺的军装,十分帅气;还有一张,便是市民前往江边为他献花的照片。唯独没有一张郑益龙和家人的照片,而离家多年的他,从今以后也再没有机会陪伴父母妻儿照上一组全家福了。
记者了解到,郑益龙网上纪念馆应该在3月5日晚才建立起来,但截止到6日晚7时许,共有175页留言。他们在虚拟世界为郑益龙献上花束,点上蜡烛,唱起挽歌,寄托哀思。有网友动情地留言,“你是我们中国武警的骄傲!我们永远会记着你的!英雄!”
词作家曾鸣在留言板写到,“珠江英雄,你冲向死亡的跑道,就像一次平常的出操;岸边的风景那么美好,年轻的上尉你却纵身一跳,没给自己留下一线生机,却留下一句响亮的口号:不要怕,我来救你!你用生命的代价,发出了春天的号召!”短短几行字,郑益龙跳江救人的壮举再一次清晰地浮现。
与此同时,微博上关于哀悼英雄郑益龙的留言帖也是多得数不清楚,数万熟知、不熟知郑益龙的网友,用自己简单、质朴的语言表达着心中对英雄郑益龙的那份敬仰、那份悲痛,无不让人动容。他们重复地写到,“英雄,一路走好!”“益龙,你是广州的大英雄!”
郑益龙被批准为革命烈士
羊城晚报讯 记者王普、通讯员何丽平报道: 6日,武警广东总队作出决定,批准郑益龙同志为革命烈士。
决定称,郑益龙身前为武警广东总队广州支队四大队副政治教导员,广东潮阳人,1979年1月生,1997年12月入伍,199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上尉警衔。
2013年3月1日下午,游客陈永标在珠江西堤码头拍照时不慎掉入珠江,途经此处的郑益龙闻讯后,纵身跳进江中,成功救起落水群众,而郑益龙自己却因体力不支被江水冲走,壮烈牺牲,年仅34岁。
鉴于郑益龙同志抢救人民生命安全的英勇壮举,根据《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规定,武警广东总队批准郑益龙同志为革命烈士。
郑益龙被追授五四青年奖章
羊城晚报讯记者黄玉杰,通讯员蔡立、何丽平报道:6日上午,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青年联合会,在武警广东省总队礼堂举行追授郑益龙“广东青年五四奖章”仪式,并为郑益龙家人送上2万元慰问金。
郑益龙生前是武警广东省总队广州支队四大队副政治教导员,1997年入伍以来,先后3次荣立三等功。3月1日,郑益龙外出看病途经珠江西堤码头时,因勇救落水群众,不幸被江水冲走,壮烈牺牲。
团省委、省青联作出决定,追授郑益龙“广东青年五四奖章”,并号召全省广大团员青年学习郑益龙见义勇为的奉献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传统美德,倡导新风正气,不断强化社会责任感,积极投身社会建设,展示当代广东青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以实际行动为广东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武警部队领导慰问英雄亲属,高度称赞:
郑益龙是当代雷锋是学习榜样
羊城晚报讯记者王普、通讯员何丽平报道:6日下午,受武警部队司令员王建平上将、政治委员许耀元上将委托,武警部队政治部主任于建伟中将在广州看望并慰问了英雄郑益龙的父母和他的妻子,并送上慰问金。
郑益龙勇救落水青年失踪后,武警部队司令员王建平、政治委员许耀元高度重视,分别作出了重要批示,要求组织力量全力搜救,大力宣传先进事迹,认真做好善后工作。
3月4日晚,郑益龙遗体找到后,王建平司令员、许耀元政委随即委托正在广东调研的政治部主任于建伟代表武警部队党委机关看望郑益龙亲属,向郑益龙表示敬意和哀悼,向亲属表示慰问。
于建伟主任在慰问时说,感谢你们为党和人民培养了一位好干部、好党员、好警官。郑益龙的英雄壮举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举国关注。他的先进事迹反映了大公无私、乐于助人、见义勇为、救人于危难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他用生命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就是当代雷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陪同看望慰问的还有武警部队工作组成员及武警广东省总队政治委员陈杭。
荔湾区领导叮嘱郑益龙遗孀:
“你在荔湾生活,你的事就是我们的事”
羊城晚报讯记者李春ァ⑼ㄑ对敝苋偌紊阌氨ǖ溃“你生了一个好儿子,我们都应该向他学习。”6日上午,荔湾区副书记叶锦祥握着郑益龙父亲的手说。当天,他和荔湾区副区长陈建前来慰问郑益龙家属。
在郑益龙奋不顾身救人溺水以后,荔湾区以及街道相关负责人已经多次慰问。副区长陈建特地叮嘱郑益龙遗孀,“你在荔湾生活,你的事就是我们的事。小孩子现在还小,今后无论是读幼儿园还是上小学,有需要帮忙的,我们一定全力配合”。
“他是一个无论任何时候都会为有需要的群众伸出援手的人。”郑益龙父亲握着叶锦祥的手语带哽咽。“我知道,我们都要向他学习,他也是我们荔湾的骄傲。”叶锦祥说。
区相关部门当天也将慰问金送到家属手中。
唐大禧连夜为英雄设计纪念碑
本报发起立碑倡议,得到众多市民赞同,曾为非典英雄叶欣塑像的著名雕塑家闻讯立马画起了草图
羊城晚报讯记者许琛报道:江边竖碑,纪念英雄,一项由本报记者发起的倡议,得到众多市民的赞同,不少市民希望纪念碑应由大家出手,方能尽显英雄风采,感召世人。著名雕塑家唐大禧得知消息,当即表示愿意为纪念碑设计雕塑。
昨晚,记者来到位于大元艺村著名雕塑家唐大禧的工作室,唐老正在翻看关于郑益龙的报道。他说,郑益龙跳水救人献出了生命,把生的希望留给了落水者,这种舍己救人的善行义举感人至深。在媒体的报道中,除了亲友,每天都有数百市民来到江边追思郑益龙。“值得用雕塑的形式让郑益龙的精神定格。”唐老说。此前,唐老就曾为非典英雄叶欣塑像,纪念在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献身的医务人员。
“衣服是不是后来别人帮忙叠的?武警战士的军装是什么样式?”唐老一边仔细询问着细节,一边落笔画起草图来……
郑益龙救人时,用14秒跑完了21米的路程,只来得及脱下军装和皮鞋,事后有人将郑益龙的军装叠好,被放在亲水平台的,这一场景被多家媒体永远定格,也成为每个人心头最深刻的画面。
在唐老的设计草图上,那套留在岸边的军装成了雕塑的主体,自然地放在雕塑石基之上,唐老还在军装上加上一顶军帽,“这更能凸显英雄的身份”。而不用特征明显的个人形象作为雕塑的主体,是考虑到引人深思,追忆英雄。
唐老说,纪念碑最好能安放在事件发生地——亲水平台上,甚至旁边的铁链也不需特殊移动,可以直接链接上纪念碑。
从2003年始,珠江见证了勇救落水人员而献身的英雄式人物,他们分别是郑益龙、牛作涛、郭伟忠、袁浩飞、何仲贤、高增玉等英雄。在唐老设计的纪念碑上,除了郑益龙,其他英雄的名字和他们的事迹同样被铭刻在用黑金刚石打造的基座之上,让英名永存,感召世人。
“这个纪念碑的设计虽然是以郑益龙这一事件为创作原型,但纪念碑并不只属于特定一个人,而是属于所有见义勇为的人们,这才是纪念碑真正的意义所在。”唐老说。
夜深了,唐老刚好完成设计草图,他转身拉上助手,就走往工作室,准备连夜开工,为纪念碑塑像。“听说郑益龙的追悼会是这个月10日举行,我想在这之前打造出纪念碑的雏形。”唐老说。
人·物·链·接
唐大禧,汕头人,国家一级美术师,是当今享誉国内外的著名雕塑家。他热爱创造,他喜欢动手,他善于思考,总是希望在作品中容纳自己对人、对世界的想法。他一直坚持的创作理念是:“艺术必须要让老百姓看懂才有价值”,他的雕塑作品以融坚实的写实造型功力与富有诗意的浪漫情趣于一身,既擅长于大纪念碑,又在情节性雕塑领域成就卓越。代表作品:《海的女儿》、《创造太阳》、《群山欢笑》、《叶欣》等。
应在珠江岸边竖碑纪念所有救人英雄
羊城晚报讯郑益龙事迹经过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全国人大代表、武警广东省总队司令员许亚非力撑珠江边竖碑。
许亚非说,我也看到了媒体的报道,很受感动,特别是不少市民都在赞美英雄,祝“好人一生平安”,希望兵哥哥“早点回来”。我从这点就感觉到社会的正能量。社会的正义、正气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流,任何时候都不能丧失信心。虽然说我们社会也有见死不救的现象,但这种阴暗面毕竟是少数、是个别。在这方面武警战士应该走在前列,应该成为表率,实际上我们没有辜负社会、人民群众的期望。
许亚非认为,能给英雄们在珠江边立碑是件好事。但他也表示,这个碑要有特定的意义,而且要记录下所有在珠江里牺牲的英雄名字。(薛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