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远行,也是人们日常时候中常遇到的。旧时交通不便,在外困难诸多,最怕碰上不测的灾祸,因此,民间也一直有慎出行的惯习。
(一)忌逢“七”、“八”日出行
逢“七”的日子不出门远行,逢“八”的日子不可到家,俗称“七不出门,八不归家”。
(二)忌与女人出行
行旅不与女人为伍,这是过去普遍遵守的禁忌。女人是世界的一半,没有女人就没有人类。然而中国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特盛,妇人往往被视为不洁之物,看成是灾祸的象征,避女人成为辟邪的一个重要原则。行旅禁忌女人的辟邪心理现象的出现,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第一,是中国古代女子地位低下的反映,使男子觉得不屑与女子为伍;第二,是对女性经血的恐惧,以为“不洁”、“晦气”;第三,是性诱惑禁忌,与女子同行,容易引起性冲动,从而带来灾祸。所以,为求旅途的吉顺,就必须避女人。
日常行为方面的禁忌事象,无一不与生活紧密相连,带有强烈的生活属性,甚至可以说本身就是生活的一种惯制形式,一种民俗化的生活准则,一种民众祈吉祛凶心态的行为外化。因此,我们有时很难用迷信与科学、先进与落后等是非标准来评判它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