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买“过年衫”是市民的习惯消费行为。记者了解到,今年虽然天气不见寒冷,但棉衣等仍然最为热销,而女性服装色彩也更趋鲜艳。另外,由于服装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多家卖场的节前促销优惠较往年有所加大,但仍然避免不了受网络的冲击。
轻便女棉服走俏
记者走访市场发现,今年的女装一改过去低沉厚重的色调,而以缤纷夺目的大红、桔红、明黄、宝石蓝等糖果色为主,艳丽的色彩显得年轻,正好迎合了各年龄层女性“不认老”的心态。一名服装销售员告诉记者,现在的女性服装很难分年龄层,因为有不少“不认老”的女性挑选衣服的时候都会挑年轻的款式,有一次一对母女还挑中了同一款衣服,争着要买呢。
今年的冬天不太冷,但保暖轻便的棉衣却仍十分热销。金砂路步行街一位服装店销售员告诉记者,近年来棉衣的款式越做越时尚,很多人把棉衣当普通外套穿着,这样既保暖又不显臃肿,棉衣成为很多市民买“过年衫”的首选。相反,以前市民最喜爱的尼子大衣,由于价格一路上涨,且太过厚重穿着不便,今年较为滞销。
节前一个月童装卖断货
春节前给小孩买“过年衫”是每个家庭的“重头戏”,不少商家表示,今年童装缺码断货的现象有所提前,在节前一个月这一现象已开始显现。
这么早就缺货,是否因为热销?据业内人士介绍,其实不然,提前断码断货是因为销售不够景气。一般来说童装每个款式都要连码进货,因为怕剩货太多,小型童装店每款每码一般只有一件,临近春节,卖完就不敢再补货。而生产厂家也不敢过多生产,同样怕造成积压。
记者了解到,商家进货保守与今年服装整体的价格上涨有一定关系,今年品牌服装的标价都上涨三成左右,一件成年外套动辄几百元,一套品牌童装也要两三百元,价格上涨让商家进货时显得较为保守。
网购量大成实体店“硬伤”
男性消费者选购“过年衫”不像女性那么注重款式,而是以品质为主,由于今年品牌服装价格不菲,选择在网上购买男装的消费者较往年增多。
金新路一男装专卖店的销售员告诉记者,他们的冬装从“光棍节”之后就一路打折促销,各种优惠活动没有间断过,节前的优惠幅度较往年大有提升,但仍然没能掀起多大的消费热潮,主要是受网络销售的冲击。
市民丁女士说,网商每年都有几次大型促销,比在实体店购买便宜不少,为此她连续三年都在网上为老公购买过年衫。
本报记者 许玉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