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电视、网络的直播,面对记者的“长枪短炮”,面对委员代表的现场提问,昨天上午,6名区(县)党委和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首次走上台前成为公众对准的“焦点对象”,满怀自信迎接市纪委全会的述责述述廉“三述”大考。“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不出冷汗就要在平时工作中多流汗。”市委书记陈茂辉现场点评,诙谐幽默的“开场白”道出了这场特殊考试的深远意义所在。
这场别开生面的专题“三述”会议,在全省尚属首次。濠江区委书记林广华、澄海区委书记陈向光、潮南区委书记陈武南,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郑晓奇、市司法局局长马翔、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吴文兵6名“一把手”在会上要经历个人自述、现场答辩,接受民主评议、现场点评各个环节。市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市纪委委员、市党代表、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特邀监察员、“三述”对象所在单位和群众代表,根据现场“三述”情况,结合会前民主评议和平时掌握了解的情况,对“三述”对象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实际表现,按照“优秀、良好、称职、不称职”四个档次进行评定,并现场公布评定结果。
记者看到,每个议程环环相扣、有条不紊、安排紧凑。现场提问的问题客观准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省市新闻媒体现场采访,并将会议实况在网站和电视台进行直播。整个过程公开、民主,形成社会广泛参与、会场内外积极互动的活跃氛围。特别是广大网民,在直播微博上或围观“拍砖”,或建言献策,评论踊跃,跟帖积极。
答辩环节尤为引人注目。一直以来,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各种汇报和述职都停留在“台上念、台下听,台上发言、台下鼓掌”的模式中,没有人发问更不要说质疑了。我市此次的“三述”活动,却让人感受到“真刀真枪”的压力。濠江区委书记林广华作为第一位被问政的党政部门领导,一上台就遇到了“有没有挪用产业园区建设资金用作公安奖金”的尖锐提问。紧接着,涉及党务公开、阳光政务、党风廉政建设、如何避免“项目上马干部落马”、履职能力等热辣问题也一一抛出。其他几位“一把手”先后走上台,接受参会代表的大胆质疑、大胆发问,并在有限的时间里,以最快的速度、最精确的答案回复这些“考题”。
近3个小时的“三述”考试,不仅检查了各位“一把手”对于地区和部门工作的熟悉和掌握程度,也考验了他们应对压力和接受质询的心理素质。市委书记陈茂辉在点评中既充分肯定了大家的工作成绩和亮点,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措施和要求。现场参与的市纪委委员、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特邀监察员们对这种“三述”形式十分赞赏,对6名对象的答辩也感到满意。市人大代表黄光立评价说,公开亮相、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这就是一种政治文明。市政协委员刘长有认为,这是加强和改进监督的新气象,希望今后每个部门都能以这种形式面对公众、面对监督员、面对各界代表,有利于党政领导干部进一步推动工作的有效落实。
本报记者 苏伟钿、赵令蔚、李岱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