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郑于蓝) 零食对于各个年龄段的儿童来说,是无法抵挡的诱惑。作为家长,在给不给孩子吃零食的问题上却纠结万分。然而国家卫生部早就公布了《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将儿童零食分为“可经常食用”“适当食用”和“限制食用”三个级别,供家长参考。记者采访发现,D城不少家长还不了解此事,加上儿童食品包装上没有级别标示,大家在选购时仍很盲目。
在东区一家大型超市的零食专区,各种品牌品种的零食摆满4层货架,单是薯片等膨化食品,就不下十几种。记者观察发现,大部分孩子在薯片、酥饼等膨化食品货柜前驻足逗留时间最长。而在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店内,点选炸鸡、薯条、可乐的孩子同样不少。这些零食在“指南”中都属“限制级”零食,此外,在所有零食的外包装上,几乎没有一家厂商注明零食级别。
记者现场随机采访了数名正在帮孩子选购零食的家长,他们均表示没听说过儿童零食分有级别,对级别详情更是一概不知。“零食还分级别?没听过啊。”一名姓赵的女士坦言,儿子平时爱吃零食,年仅10岁,体重已经有45公斤,明显超重。可是不给吃,孩子又嘴馋,闹别扭,这让身为家长的赵女士很无奈。
对于零食分级的问题,在市区一家营养机构的儿童营养师肖老师认为,零食吃得科学能更好地满足孩子身体对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但是,零食吃得不合理,就将成为孩子成长的绊脚石。目前因多吃零食导致肥胖、患上糖尿病的儿童逐年增多,他们大多爱吃限制级零食,这类零食的加工方式主要以油炸为主,多为高油、高盐、高糖的“三高”食品,如果长期食用,轻则影响孩子食欲,重则造成营养摄入不平衡、影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