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张秀珠救了危在旦夕的大渡河连战士张兴虎,为了感激她舍身救人、不求回报的义举,“红一团”大渡河连官兵们都亲切地称她为“老干妈”。自此,张秀珠与官兵们的生活便紧密相依。十几年来,张秀珠和大渡河连一批批官兵们相互照顾,彼此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这份感人至深的“母子情”从古塘村传开了……
“干妈,我们要走了,以后有机会我们一定会回来看您的,您保重身体!”退伍老兵一手提着包一手紧握着“老干妈”的手久久不肯松开。这是大渡河连老兵退伍时的感人情景。每年老兵退伍时,张秀珠总会去相送。对这些两年、五年、八年的“兵儿子”,“老干妈”看了又看,摸了又摸,不管熟悉不熟悉,都依依送别,叮咛了再叮咛,直至车子开远才回家。
危急救人结下“母子情”
村民引着记者来到张秀珠家时,她闻声出门来,领着记者进屋。昏暗潮湿的房间里只开着一盏小小的日光灯,照亮了茶几上方的两面锦旗——“拥军模范鱼水情深,赠最可爱的老干妈留念”,“为军排忧,心系官兵,情深似海,恩重如山”。两面锦旗中间挂着一个大镜框,上面贴满了张秀珠和大渡河连官兵们的合影,其中一张是张秀珠和张兴虎的合影。“这是他退伍前我们的合影,瞧这小子多精神!”张秀珠忙不迭地介绍。
谈起这段缘分,张秀珠的记忆翻回到那一天……那是2000年5月20日,烈日高照,大渡河连列兵张兴虎单独外出执行保障任务,由于连日高强度训练,小张身体支撑不住中暑晕倒在山路旁的草丛中。张秀珠当时正带着三岁的孙子在山上割草,发现了倒在路边的小张,她上前用手摸了一下,小张一动不动,她顿时吓出一身冷汗。“来人啊!救命啊……”张秀珠扯开喉咙大喊,怎奈在荒山野岭中,无人回应。情急之下她托起小张的头,一边掐着他的人中,一边猛喊:“孩子,醒醒!”可张兴虎仍纹丝不动。此时,张秀珠心想,人命关天,可耽搁不得,便使劲把小张往身上一背,往5里外的营区蹒跚走去。可没走多远,小张沉重的身体便压得她眼冒金星,但她仍咬紧牙关,一路跌跌撞撞向前挪进,一米,两米,三米……也顾不得身旁边跑边摔的小孙子。
由于抢救及时,张兴虎脱离了生命危险。而张秀珠却因此累倒了,她最疼爱的孙子更是摔得腿上鲜血淋漓。连队干部带着康复的张兴虎看望她时,躺在床上的张秀珠开口便问:“孩子你怎样了?好了没有?”小张看着病床上的张秀珠,顿时热泪盈眶,扑到床前,大喊一声:“妈妈!”连长激动地说:“您不仅是小张的妈妈,更是我们全连官兵的妈妈。”自此,“老干妈”这一称谓,便在大渡河连叫开了,并一直延续至今。
十载倾心献爱“兵儿子”
“15年前,‘老干妈’的丈夫在与拦路抢劫的歹徒搏斗时负伤去世,只剩她含辛茹苦地撑起整个家。养鱼、养鸭、收拾各种瓶瓶罐罐卖钱,日子一点也不清闲。”提起张秀珠,大渡河连指导员王方庆有很多话说,他向记者细细讲起了“老干妈”这些年来与部队官兵们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的点点滴滴。
对于连队的各项建设,张秀珠总给予最大的支持。张秀珠家附近有一大片竹林,经常有人劝她把竹子卖掉,而她总说:“我要把竹子留给我部队的‘兵儿子’用。”前些年,她承包了一个鱼塘,每次打鱼,她总挑上最好的鱼给官兵们送去。得知连队新挖鱼塘,她便第一时间赶去,为官兵们讲解养鱼知识,还送上消毒剂和饲料。
逢年过节,张秀珠总会带着家人到大渡河连看望官兵们,为出门在外的战士带来家的温暖。对大渡河连的家属,她也爱屋及乌,一有干部士官的家属前来,她总会亲自送来自家养的鸡,把战士们的家属看成自家人一样关怀备至。2010年,连长叶佐俏的儿子康康来队,张秀珠拿着玩具车、提着土鸡蛋敲开了他的家门,看望她可爱的“孙子”。这种无微不至的体贴关怀,让官兵们为之动容,他们对“老干妈”越发亲近、敬佩。
“孩子们,这是今年树上最早熟的一批果子,知道平常大家训练辛苦,我带点水果来给大家尝尝,希望大家能够为我们的连队争得荣誉,为我们的家增光添彩。”张秀珠一边叮嘱着官兵们,一边高兴地分发荔枝、龙眼。“‘老干妈’家庭环境不好,家里有什么东西都舍不得吃,但总第一时间送到部队来。每次连队干部都设法折价给她,可她总说,‘自己家树上结的’、‘自己塘里养的’、‘自己做的’……始终不肯要钱。”王方庆说,当官兵接过“老干妈”送来的东西时,心里都无比温暖,“老干妈”让他们感受到亲人的关怀和期盼。
真情感恩报答“老干妈”
12年来,大渡河连的官兵走了一批又一批,“兵儿子”换了一个又一个,而他们和张秀珠的“亲情”却依然不变。王方庆说,新兵入伍,干部们首先要给他们讲“老干妈”的拥军故事,而新兵们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去看望“老干妈”。张秀珠见到新战士,都要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连队,你们要好好珍惜,多为连队争荣誉。”
2010年6月的一天,暴雨差点淹没了张秀珠的鱼塘。“快快快,一排负责在东边挖排水沟,二排负责在西侧挖排水沟,三排负责护好南侧的塘堤,千万不可被冲垮了……”连长李浩在雷鸣声中呐喊。为“老干妈”鱼塘排洪抢险的战士们脚下拖着厚重的泥巴,身上的汗水与雨水早已混在一起,电闪雷鸣吓唬不了他们,洪水暴雨阻挡不了他们。
2011年10月,连队野外训练回来,王方庆看到“老干妈”正在忙碌,就主动带领部分官兵帮助她。从那以后,只要张秀珠鱼塘收获时,官兵们都会利用周末前去帮忙。有战士说:“幸福是会传染的,当看到‘老干妈’脸上挂满笑容时,我们心底也会不由自主地快乐起来。”
今年元宵节,李浩、王方庆带领官兵到张秀珠家慰问,“老干妈”一早便带着家人站在门口迎接。因为她知道,每年的今天“兵儿子”们总会来看望她,十年来不曾间断过。十年走来,“老干妈”每时都关心着官兵们的成长进步,而大渡河连的“兵儿子”每刻都关心着“老干妈”的生活健康。
提起张秀珠家墙壁上挂着的两幅锦旗,王方庆说,十多年来,“老干妈”把官兵们当“儿子”般关照,真心真诚对待,这中间的情谊不是两面锦旗就能囊括的。“红一团”团长对张秀珠说:“您不只是大渡河连的‘老干妈’,您是整个‘红一团’的‘老干妈’。”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老干妈”的事迹让每个战士深受感动,而在他们日常的相处中,彼此更深感“亲情”温暖,这便是“军民鱼水情”的最佳诠释,而这种情感会一直在“红一团”大渡河连绵延下去。
大渡河连官兵们闲时总会帮“老干妈”干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