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战海上的大桥人
备受关注的南澳大桥正朝着主体工程合龙的目标发起“进攻”。昨天上午,趁着天气稍微放晴,汕头日报记者登上了正在加紧施工的南澳大桥W0主桥墩施工平台,一探参建工人与风浪搏击的生动场景。
上午11时许,记者搭乘一艘接驳船前往主桥墩施工平台。沿途几次大的涌浪,几次险些把记者“吹倒”,一旁的南澳大桥工作人员显然习惯了这样的海浪,“这些浪不到1米高,还不是很大”。大约过了15分钟,记者“摇摇晃晃”登上了30多米高的施工平台。
施工的平台上,寒风凛冽,挟着丝丝冷雨,施工现场却热气腾腾:工人们正忙于焊接钢筋、浇筑墩身混凝土,由于风大,高空作业的工人身上都绑着安全绳。“在我10多年的建桥经历中,南澳大桥是建设难度最大的!”中交一航局海上施工调度负责人王洪庆对大桥的施工难度体会颇深,他告诉记者,南澳大桥建设最大的“拦路虎”就是气候条件,大桥施工海面经常出现狂风巨浪等恶劣天气,对施工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受天气影响,2月份我们才开工7天,4月份开工的天数有近20天。”王洪庆说。
看着摄影记者背着厚重的相机包攀爬登上桥墩顶部,王洪庆竖起大拇指。他说:“在平台上风力很大,桥墩施工顶部距离水面超过30米,就是施工楼梯级也要爬200多级,挺累挺险的。”王洪庆介绍,施工人员24小时驻守平台,气候条件一允许便立刻开工,目前主桥墩已经施工高出水面31米,达到桥面高度。下来将继续往上浇筑,并进行斜拉索施工,届时主桥墩将达到74.5米。
在这样一座四周全是海水,类似“孤岛”的水泥平台上工作,很容易产生孤独、无聊的感觉。对此,王洪庆说,在海上干活面对的都是海水,实在闷得慌了,就趁着午休时间聊聊天 。“习惯了就好”是采访中王洪庆和工友们常说的一句话。
记者了解到,南澳大桥现已累计完成投资11.68亿元,完成82%的土建总工程量,其中主桥墩矗立海面30多米,累计完成工程量63%,2012年项目计划投资29200万元,力争年底主体工程合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