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近日市政府举行的揭阳市2012年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揭阳市坚持稳中快进,有效地保持了经济适度平稳增长。初步测算,一季度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5.53亿元,同比(下同)增长9.2%,增速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44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38.51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70.58亿元,增长6.1%.
据了解,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揭阳市牢牢把握主题主线,紧紧围绕“打造粤东发展极,建设幸福新揭阳”核心任务,坚持稳中快进,全力以赴抓突破,攻坚克难促发展,有效地保持了经济适度平稳增长,全市经济运行呈现以下六个特点:一、工业增长幅度收窄,呈现“四快四慢”的新特点。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0.74亿元,增长15.9%,比全省平均增速高出9.2个百分点,名列全省第6位、粤东地区第2位。“四快四慢”即:“轻快重慢”(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和重工业分别完成工业增加值74.93亿元和35.81亿元,轻工业增速领先重工业14.1个百分点)。“小快大慢”(小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7.71亿元,增长18.7%;大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63亿元,下降14.4%)。“民快国慢”(民营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分别完成增加值80.11亿元和9.65亿元,民营企业增速领先国有控股企业12.2个百分点)。“新快旧慢”(纳入统计的33个大类行业中有28个行业实现增长,18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13个行业增幅超过20.0%.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医药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48.2%和16.3%.传统产业增速有所放缓,金属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分别增长5.1%和6.6%)。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调,房地产调控成效明显。一季度,全市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24.78亿元,下降6.0%,但投资总量仍名列全省第10位。城乡投资增长不平衡,城镇完成投资额98.20亿元,增长2.5%;农村投资仅完成26.57亿元,下降28.0%.三次产业投资集体回落,第一产业投资0.97亿元,下降12.3%;第二产业投资62.68亿元,下降4.9%;第三产业投资61.13亿元,下降6.9%.商品房销售连续下滑,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23.81万平方米,下降23.2%,2、3月连续两个月出现负增长。商品房销售额7.39亿元,下降8.7%.三、消费品市场保持活跃,限上企业强劲增长。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69亿元,增长18.6%,增速名列全省第1位。城乡市场发展更趋均衡,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17.63亿元,农村21.06亿元,城乡增长差距由上年同期的12.5个百分点缩小至4个百分点。限上企业零售额增势较强,全市限上企业及限上个体户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05.57亿元,增长25.3%.传统商贸业平稳增长,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31.95亿元,增长18.9%;住宿餐饮业零售额6.74亿元,增长12.4%.四、对外贸易逆势上扬,外商投资明显降温。一季度,全市实现进出口总值10.5亿美元,增长24.0%,比全国、全省分别高出16.7和19.7个百分点。全市合同利用外资1545万美元,增长26.3%;实际利用外资635万美元,下降72.8%.五、财税增速持续回落,金融存贷稳中有升。一季度,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83亿元,增长6.2%,比去年同期回落31.9个百分点,增速仅列全省第19位;全市财政支出26.86亿元,增长26.6%.至3月底,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162.24亿元,比年初增长2.8%.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534.65亿元,增长6.43%.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比为46.0%,比去年同期提高5.1个百分点。六、物价涨幅小幅下调,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4.4%,上涨4.4%,涨幅较2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低0.5个百分点,实现自去年11月份以来连续四个月回落。八大类商品价格呈现全部上涨态势,成为拉动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其中,食品、烟酒、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四大类涨幅均超过5%.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79元,增长11.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4054元,增长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