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揭阳清明将现扫墓高峰 市民多方式缅怀先人

今天是清明节,一个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早从3月中旬开始,扫墓祭奠的热潮就渐渐掀起,按照往年的惯例,扫墓高峰将在“正清日”出现。记者连日来走访发现,有不少在外地工作学习的市民都纷纷赶回家乡缅怀先人,市民祭奠方式也从传统单一的香烛祭品向鲜花、网络祭祀等并行的多元化缅怀方式发展。

越来越多的市民通过水果、鲜花等文明祭祀方式缅怀先人。

外出市民回乡扫墓

“清明小长假,刚好可以回家扫墓。”家住仙桥西岐村的陈先生长年在深圳工作,平时很少有机会回家。他告诉记者,已经连续3年没有回家扫墓了,这次他特意请了两天假,提前回家准备祭奠事宜。“虽然说扫墓的准备工作大部分都是长辈在安排,但由于要扫的祖墓有好几处,所以前期的准备工作还是比较繁琐的,我也得帮忙去买东西。”陈先生说。

无独有偶,在年前新婚的杨先生也在清明前就带着妻子从外地赶回来参加扫墓祭奠活动。“我妻子是外地人,这次回来扫墓可以让她多了解一点我们潮汕人的传统习俗,加深她对潮汕文化的认识。”杨先生笑着表示:“而且和家人一起爬山扫墓,还可以增进大家的感情。”

高峰日人数较往年有所减少

往年清明节都会有大量市民到黄岐山祭祀先人,人流十分集中。但记者昨天从黄岐山森林公园管理处获悉,今年不少市民提前一两周上山扫墓,分流了大量的人群,预计今天扫墓的人流将在10000人左右,较往年有所减少。市殡仪馆的陈馆长也告诉记者,今年多数市民自觉错峰扫墓,“正清日”的人流量将比去年有所减少,但根据往年情况,今天仍将迎来清明期间的扫墓高峰。

据介绍,黄岐山森林公园管理处和市殡仪馆都采取了加强人力,加强防火、卫生宣传,严格场地管理等措施,以确保市民扫墓安全。“我们一个月前就开始集中人力,加强管理了。同时向市民宣传水果、鲜花等文明祭祀方式,并建议市民通过在家里追思纪念的方式过节。”陈馆长如是说。

网络祭祀已成为清明祭祖的方式之一。

祭奠方式向多元化发展

按照传统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等到墓地进行祭拜,同时还要烧香烛纸钱等。记者采访发现,虽然这种传统的祭拜方式依然延续,但其中也有不少市民开始移风易俗,以鲜花水果等物品代替,有的甚至是两种方式同时进行。为了避开清明正日人流高峰而提前一天去扫墓的林小姐就告诉记者:“祭拜的时候其他祭品都是由长辈准备的,我只是买了束鲜花摆在墓前,也算尽了一点孝心。”也有的市民在传统的方式上引入了低碳策略,记者在黄岐山看到,有的墓碑前插上了香烛,但是并没有点燃,“插上香烛是按照传统的方式,不点燃则是为了环保,我觉得这样的无烟祭祀更低碳。”一位市民说。

此外,在不少市民为置办各类祭品而忙碌时,网络祭祀也开始成为清明节祭祀祖先的方式之一。通过在网络上进献鲜花、上香、点蜡烛等方式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思念,既方便快捷,又绿色环保,这一方式越来越受到学生族和年轻上班族的欢迎。记者通过搜索发现,清明前后,除了一些专业的网络祭祀网站外,不少论坛、信息网站也纷纷推出网上祭祀专题网页,让网民在网络世界中寄托哀思。在揭西某网站开设的“清明节专题”网络祭祀互动网页中记者看到,“献花、点烛、上香、祭酒”简单明了的几个祭拜方式,让网民一点鼠标,就能方便快捷地寄出一份缅怀之情,而每项祭拜方式的累计点击率均达到了数千人次之多。

来源:揭阳新闻网   责任编辑:Jy0663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运黄金

潮汕搞笑短剧:塑像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