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汕头市公交线路的公共汽车数量逐步增加,选择乘坐公共汽车出行的市民也越来越多。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之而来的是,容易将随身物品遗留在车上的“马大哈”们似乎也更多了,遗留物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样。
失物中手机“名列前茅”
在公交车上,我们经常看到不少乘客机不离手地“把玩”手机,感觉中,手机应该是最不容易遗失的物品。然而,记者从市公交总公司了解到,在司机们捡拾到的财物中,手机恰恰“名列前茅”。
据介绍,从去年到今年春节期间,市公交总公司登记在册的司机“好人好事”共有85宗,其中,尤以表扬司机拾金不昧、热情服务为最多。而在司机拾金不昧的事例中,捡到乘客遗失的手机最为普遍,达到40多宗。
“一些乘客喜欢把手机放在衣袋里或别在腰间,有时坐下后衣袋被椅子顶住了,手机便容易滑溜出来,不留神便会遗落在车上。”公交公司的人员在分析原因时也提醒,乘客们乘车时,还须小心“照顾”自己的财物,下车之前最好稍做一下“检查”。
钱包丢了证件留“线索”
公共汽车上的遗留物品中,钱包仍是最“传统”的品种。
今年1月22日,正值除夕,驾驶26路公交车的洪锡彬师傅忽然发现汽车座位上有一个乘客落下的钱包,钱包里不仅有500元现金,还有身份证、暂住证等重要证件以及银行卡、美容卡等。“会是谁丢的呢?”洪锡彬师傅心里很着急,身份证显示,失主并不是本地人,而是一名来自海南叫刘某春的女子。洪师傅一时间无法从钱包里找到线索,于是赶紧把钱包上交到公司。
公司稽查科副科长张源接到洪师傅上交来的钱包,也是一筹莫展。要怎么找到失主呢?她灵机一动,钱包里有一张市区某小学发给家长的通知书,如果找到这个学校,或许就能联系到失主了。她立即把电话拨到通知书上的学校,可当时正是大年初二,学校值班人员没法查询到更多的资料。线索断了,但张源不死心。她发现,钱包里还有一张广州的美容卡。她又循着卡上的电话打过去,一直到长假末期美容院上班了才最终联系上,但一查,美容卡的主人并不是刘某春,而是一个姓宋的人。在美容院帮助下,张源又找到这个姓宋的人,打听到刘某春是其同事的女儿。2月8日,失主刘某春委托她的父亲来到市公交总公司,满怀感激地从张源手里拿到了自己遗失在车上的钱包。
清理车厢发现一叠钞票
有人落下手机,有的落下钱包,还有人愣是把一大叠钞票落在座位上就下车走人,面对毫无标识的钞票,最难办的可就是司机大哥了。
去年8月23日下午,市民吴先生搭乘8路公交车到火车站,不慎将放在裤袋里的2500元现金遗失在公交车上。当吴先生发现时,公交车已经开走了。为此,吴先生辗转数个地点寻找那辆公交车,但始终未能找到。
就在吴先生感到绝望的时候,他忽然在电视上看到屏幕下方一行滚动字幕,正是公交公司寻找失主的启事。这不就是在找自己吗?突如其来的希望,让吴先生不胜欢喜。原来,吴先生乘坐的那辆公交车驾驶员是辛光远师傅。那班车刚好是当日营运的末班车,辛师傅在清理车厢时捡到了吴先生遗失的钱。这2500元没有放在钱包里,而是卷成一捆,没有任何标识和线索,因此,辛师傅把它交到公司。几天后,吴先生通过公交公司的层层核实,高高兴兴地领回了自己的失款。
“8路车走的是濠江到火车站的线路,每天的班次很少,车上也没有安装监控系统。如果辛师傅动贪念留下这笔钱款,也是神不知鬼不觉,但他却没有这样做,而是一分不少地交到公司。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确实值得许多人学习。”采访中,辛师傅所在公司的同事对他由衷赞扬。
司机拾金不昧
公司表扬奖励
每一天,他们都在固定的线路上枯燥地“跑圈圈”,不管寒冬酷暑;每一天,他们都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乘客和各种各样的事情,不管他们愿不愿意……这就是公交司机,这个城市最辛劳的人群之一。
“现在路面车多难行,工作在营运第一线的司机们肩负的责任更重,劳动强度更高,心理压力更大,所以我们在公共汽车上安装监控设备强化管理的同时,也注意疏堵结合,加强沟通,给予司机们更多的人性关怀,让他们的情绪、委屈、意见得以抒发、排泄和表达。”据公交公司介绍,他们对拾金不昧达到一定数额的司机都给予通报表扬和内部奖励,激发司机们做好事的热情和积极性,现在已逐步形成一种良好氛围,有的司机即便捡到数额很少的现金也主动上交,不为别的,就为了一种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