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婉萍)侨批档案申报世界记忆名录工作又迈出坚实的一步——继2010年侨批档案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之后,去年国家档案局已同意将侨批档案作为申报2012年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候选项目。目前,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正积极配合国家、省档案局工作,争取侨批档案申报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成功,向联合国世界记忆名录进军。
侨批是海外华侨通过民间渠道寄回国家,连带家书或简单附言的汇款特殊凭证,属于银、信合体的民间特殊文献,大规模盛行19世纪中叶,终止于20世纪70年代。从2000年开始,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便开始着手潮汕侨批的收集、整理、展出和研究出版等工作,先后成立了国内首个侨批文物馆和全国首家侨批档案馆,现馆藏各类侨批达12万封,为全省之最。
据悉,世界记忆工程是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延伸,它与世界文化遗产所关注的具有历史、美术、考古、科学或人类学研究价值的建筑物或遗址不同,世界记忆工程重点关注文献遗产。世界记忆名录、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和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分别属于世界记忆工程的世界级、地区级和国家级名录。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委员会对评审世界记忆名录有一定的建议权,因此,做好侨批档案申报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工作,可为下一步申报世界记忆名录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