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随着一阵清脆动听的瓷器扣打声,市民们都知道那是草@来了!炎热夏季,吃一碗草@既能消暑解渴,而且还具有清热解毒、退肠火的功效。可以说,穿街过巷叫卖的草@是酷热夏天的一个标志物,也是一种铭记于人们心头的潮汕特有感情食品。
每当马路上卖草@的小贩用金属片叮叮咚咚不停地敲着中的瓷碗奏响招徕生意的乐曲时,很快就有食客围上前帮衬,小小的草@摊立刻就被围满了。小贩用金属勺子将盛在保温桶内热乎乎的草@一勺一勺地刮出来,盛放在碗中,然后撤上一层糖粉;接着再铺上一层草@,又撒上糖粉,直至把瓷碗盛满。吃草@时可不用匙子,直着脖子半喝半吸啜很快就露出了碗底。
每天踩着小三轮车出来售卖草@的李姐告诉记者,一天下,她可以卖掉两大保温桶的草@。李姐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卖草@可是体力活,每天挑着草@担子或是推着草@车沿街叫卖,咚、咚、咚的敲碗声是草@这种传统消暑小食品独特的叫卖信号。现在,小贩基本都踩着自行车或是小三轮车,叫卖范围扩大了,而且还用电喇叭反复播放预先录好的草@叫卖声,依然敲碗叫卖者已不多了。以前,二分钱就能买一碗清凉甘爽的草@,现在则涨到每碗1—1.5元,价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草@贩李姐介绍,草@的制法是将草@草清净后进行研磨,从中挤兑出浓汁,然后掺兑进淀粉置于木桶中拌搅均匀,再上炉慢火进行蒸熟,这时锅中的草@还是稀稀水水的,但不能碰它,将草@倒入陶钵中,待其温度退至70℃左右时,自然就会凝结。李姐称,现在市区也有人专门批发草@,但口感比起小贩自行熬制的逊色,嘴刁的食客一下子就能感觉出来,像她每天都是自行熬制草@,入口爽滑清甘的两大桶草@很快就卖完了。
草@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尿的功效,且售价便宜,所以这款颇具地方特色的大众化小食很惹人喜爱,每当草@摊出现于街头时,市民都喜欢上前来碗黑溜爽滑的草@解馋消暑,咚、咚、咚的草@声敲出了隽永的潮汕味
本报记者林子海林鹏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