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获悉,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中,我市的“传统舞蹈”项“狮舞(青狮)”、“传统戏剧”项“木偶戏(揭阳铁枝木偶戏,有些地方也称纸影戏或皮猴戏。)”和“民俗”项“竖灯杆升彩凤”三个项目名列其中。此次粤东四市仅有五个项目入选,我市五夺其三。至目前,我市已有9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据了解,我市近年来积极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申报,该项工作呈现出“五个度”的特点:一是范围有宽度。调查摸底掌握的线索涵盖我市境内所有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对象有广度。摸排线索基本达到每个行政村(含社区)。三是内容有深度。对申报项目运用文字、录音、录像、照片等多种手段,进行全方位、立体式记录。四是声势有强度。利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大造声势,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效果。五是工作有力度。千方百计,加大力度,强势推进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申报工作。 此次,市文广新局按照国家“非遗”评审的程序,做了大量的工作,力促三个项目最终入选国级“非遗”名录。
对我市入选国家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市文广新局表示将进行重点保护,包括以各个项目的保护单位为主体制定相应的五年保护计划,在项目的挖掘、整理、传承上苦下功夫,并加大宣传力度,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迫切性、重要性深入民心。同时将争取建立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室和保护网站,通过图片展、实物展、表演展、研讨会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全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为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揭阳特色文化,推进揭阳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编辑:林玉玉)